我爱古诗词 > 现代作家 > 张爱玲 >

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

时间: 淑贤2 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作家。她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初沦陷的上海。她的小说主题永远是悲观的,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她又以洞悉一切的心灵来诉说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悲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篇1

  最近因为没有电视看了,又把张爱玲的小说拿出来温习了一遍。

  不可否认,小说都来源于生活,哪个时代的作者写出的小说反应哪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张爱玲也不例外,她肯定写不出现在的摩登社会发生的故事,并且她也很少写那个时代的地层贫民的生活状态,因为她自己生活的社会阶层在那个时代算是上层社会了。所以她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小资女人。

  重新看了一遍"十八春",感觉真好,在我所知道的范畴里,张爱玲应该没怎么正儿八经的谈过恋爱,可是她怎么竟这么了解恋爱中的人的心里呢!曼祯和世钧交往的一些场景,看了,都让人感觉心里很温暖。还有别的文章里的一些人情事故,如果不知道张的人,肯定会想像着她应该很擅场与交往的人。想事情入木三分。可是实际的张呢,这是我特别要想说明的自己见解的地方。实际的张,应该算是很单纯,貌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天真的心。与一般女孩子一样,喜欢华而不实的爱情。胡兰成,看过他照片,可以说是风度翩翩,可是具体怎样的人呢,大家也许都了解一二。以张这么理性的人(看她的小说说她理性,其实她也犯最低级的错误),不应该把自己寄托给这样的人,可是呢,他害她真的很深。张是个真实的人,说自己很自私的一个人,但同时她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的负责,对赖雅的多年瘫痪悉心照顾,不离不弃。试想,多少爱的死去活来的夫妻因为一方的病体或者仅仅是因为厌倦而无情抛弃。

  张仅仅因为她的小说征服我们吗,她的人格难道不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吗。

  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篇2

  我挺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的,但是有时候感觉人物的性格非常难揣测。

  她的成名小说好像是《倾城之恋》,但是我更喜欢《第一炉香》。其实两篇都写的是一个题材,大背景也差不多,人物背景和境遇不同而已。

  张爱玲小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论是小姐,太太,还是丫头,平民,每个人都很有心计,说话之前都得想到厉害关系,仿佛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不得而知了

  《第一炉香》写的是薇龙只身在香港读书,由于生活拮据,不得已来投靠做过姨太太,现在是上流社会交际花的姑姑。

  一次偶尔机会认识了乔琪乔,一个混血的,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她明知他不过是个富家花花公子,但还是爱上了他。为了和他在一起,接受姑姑的安排。后来她如愿和乔琪结婚。但还是忙碌,为姑姑弄钱,也为乔琪弄钱。

  整个故事里,我最不能明白的就是乔琪乔这个人。

  张爱玲小说里,对女性的心理都有很细致的描写,但是对男人的心里总是怀着揣测。并不做具体的描写。

  乔琪这个人,如果说他不爱薇龙,但“他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谎”;但是,如果说他爱薇龙,却看着薇龙为了他在上流社会交际也不心疼不顾及。就像他说的,自己过惯了舒服日子,又没什么本事,父母子女又多,像他这样不受宠的,也不会分到多少财产。因为这样吗?真是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为了好日子就什么都不管吗??想不明白

  也许也只有张爱玲才能说明白吧!

  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篇3

  其实对于张爱玲,我一直都不是怎么熟悉,只是对她的那几句经典语录有些感触: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曾经感动了多少希望得到幸福的人;“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激励了多少有梦想的人;还有这句“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这是高中数学老师送我们大家的一句话,一直感觉写的很好,对于迷茫中的我们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除此之外,也只是知道《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等脍炙人口的电视电影原作者是她.

  忘了是哪年的生日同学送了一本张爱玲小说集,一直感觉很枯燥也就没怎么看,这次回来有幸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一下,从中也得到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感觉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人情练达,但生活中却始终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她后半生的凄凉结局。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看法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这也许跟她的多样背景有关吧!

  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于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所以读这本书感觉的确很枯燥,好像总是猜不透作者到底要传达什么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到底又是什么。但是记得有人告诉过我,读不懂也没关系,我们不是要把每本书,每个人物都理解的很透彻,我们要的是读书的感觉,要的是读书的氛围。所以这本书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读的,自然也体会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我是非常喜欢通过一本书然后了解作者背后的故事的。读完这本小说集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张爱玲这个了不起的女性的背后的故事与经历。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物。她在坎坷的童年及不怎么快乐的青年里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等。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在《天才梦》中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更让我惊奇的是在当时的上海,张爱玲不仅是个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时尚中人。她穿的衣服都由自己亲手设计,或由好友炎樱设计,这些服装在当时无论是样式还是颜色都显得很大胆,这也成为了当时上海报纸和圈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样的一个女性更使我对她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更多的拜读她的作品,更多的了解她和她背后的故事。

  读完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对她真是知之甚少,原来这些经典语录也都是出自她的笔下:

  ⒈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 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⒉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半生缘》

  ⒊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倾城之恋》

  ⒋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

  ⒌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看过“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

2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