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现代作家 > 张爱玲 >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

时间: 淑贤2 张爱玲

  《怨女》是张爱玲的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银娣的一辈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张爱玲怨女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篇1

  《怨女》是张爱玲的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银娣的一辈子。故事中的女人银娣因为出生卑微,让人瞧不起,无法自己自由的选择中意的对象,于是无奈的“麻油西施”银娣嫁给了一个得了身有重病的的富家子。也因为如此,在大院里人们并不喜欢她,大家也都笑话,还要忍受妯娌们的冷嘲热讽。银娣就在这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这中间她生过一个男孩,也因此有了抬头之日;银娣还与婆家三弟发生了暧昧关系,也因此想自但没有成功遂;加上丈夫的病逝,分家打闹,转眼间银娣成为一个住在城市中的中年女人,并且自己开始吸上了大烟。后来给儿子娶了媳妇,折磨儿媳妇成为她的乐趣,甚至她还主动给儿子选妾,对女人的那种不屑态度让人不禁想起当时社会的轮回。不过好像她已经什么都忘记了,只知道现在她只是一个贵夫人。最后儿媳妇不堪婆婆的辱骂自杀而死,但银娣自己却日复一日地麻木着……

  阅读中,感觉在银娣的身边,妯娌的刻薄,婆婆的专横是那么真实,而她却是一个得了重病男人的女人,就那样的默默承受着。其实银娣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说话直又伤人,但却很精明。故事围绕著最麻烦的妯娌关系打转,与婆家三弟那段感情是银娣理想中自由的情感,但这却威胁着自己一辈子,生怕坏了下半辈子的生活。

  直到她自己当了婆婆,因为媳妇没生孩子又长的丑,竟然用自己的骂声逼死了自己的儿媳妇,为了把儿子拴在家里却鼓动儿子抽鸦片。最后盼着是别人遭遇不幸,好让自己不被取笑,但那样的一辈子让人感觉很狼狈不堪。在张爱玲的笔下,我彷佛能理解张爱玲那份孤独的感觉,不愿意成为银娣一样的女人,虽然无法拥有一份完美的爱,但不完美的爱也不如不要。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篇2

  喜欢上张爱玲,就因为偶然有一天,看到她写的一段话,到至今为止,尚不清楚准确的出处,据说是写给胡兰成的,原文应该是这样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什么叫做爱到深处无怨由?低到尘埃里还满心欢喜用我们俗人的话来说,那就两字儿:犯贱。你看一个意思,俗人多无趣,瞧人家张爱玲,不愧是文字高手,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认人觉得很美很美。当然还有她那句名言也着实让人一下子就把她记在了心底,“出名要趁早!”

  言归正传,喜欢归喜欢,因为很多说不清楚的原因,终归没能对张的大作逐一拜读。终于闲下个双休,终于带上《怨女》,终于开始翻阅,终于是一口气就看完了,时间也不过几小时而已。但是看完了又总觉得意犹未尽,终于抽空码上些所感,以表达对张爱玲作品的喜爱之情。

  《怨女》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在老大上海,一个长相不错的适婚女因为家庭条件原因,不甘下嫁吃苦人家,为攀上富裕人家,不惜嫁给一个丑陋的瞎子二少爷。内心终于不甘,对三少爷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终于因为生了一个儿子,分得若干财产,立门户后又因为上升为婆婆,对媳妇百般折磨,终其一生。

  中间因为穿插进那个时代特有的一些人情世故,让人看来如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油灯”首尾呼应,让人感觉一个故事又非常完整。一个女人从少女时代到归结为婆婆,一生的经历,张爱玲取名为《怨女》,到底该怨谁?那个时代的社会?家长(哥嫂)?还是自己的选择呢?

  当下,也有很多怨女,各个不同阶层的怨女,她们与张爱玲笔下的怨女又有何区别呢?一个“怨”字,说不尽的心酸,却又不知道该怨谁?换成我是书中的女主,估摸着本人最终的选择也是跟她一样,这不是虚荣,这是生活。《红楼梦》里的丫头们死也不愿离开贾府,以往总被人批评为奴性,本人以为那是生活,生活让人如此选择,无关其它。

  试想,就像文中的女主选择嫁给了对过的小伙计,她的命估计也就如她娘家嫂子一般,有一堆孩子,夫妻俩天天为了生存奔波,为了多给家里弄一点好处,不惜去讨好她小姑子,被人家嫌恶,也许还要被人嘲讽为市侩。但无论如何选择,总不会让人事事顺心,像琼瑶剧里又帅又多金,还对你情有独钟只会在梦里小说里出现,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怨女越来越多也就是一个必然。

  本人认为这就是《怨女》最成功之处,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然怨女们还是如此之多,哪怕换一个时代,女主的结局还是如此,成为怨女。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为什么这么好的作品没有被搬上荧屏。陈数塑造了一个白流苏,不知道谁有能力来做这个怨女?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篇3

  一些女人想把婚姻当做赌注,以谋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安逸与幸福。张爱玲的《怨女》就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银娣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而甘愿嫁给姚家患有哮喘病的二少爷,而这个决定也带给她痛苦折磨的一生。她本可选择嫁给药店的伙计小刘,一个老实勤劳的人,可小刘没钱,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嫁给像小刘这样的人,别人肯定说她没能耐,这是虚荣心在作祟。她的哥哥与嫂嫂当然也极力的希望银娣可以嫁给这位姚家的二少爷,想从中可以获得金钱上的接济。银娣嫁过去的后果是一辈子要在孤寂与压抑中度过,最终也导致了她人性的扭曲,甚至是把这痛苦带给了她的儿子。

  造成银娣人性的扭曲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她的丈夫每天躺在床上,需要她去照顾,其实她扮演的角色是佣人多过于妻子,不能像其它的女人得到丈夫的疼爱。然后因为她的出身较低,嫁到了姚家以后被人看不起,姚家的三奶奶掉了珠花,直接认为是银娣偷得,把她当贼看,从中也可以看出她在姚家的处境和地位的尴尬。她体弱的哮喘病丈夫,似乎是连拿东西的力气都没有,再加上抽鸦片,那身体更是弱了。

  因此也就造成了她的性压抑,这也是她最后和三少爷私通出轨的原因。前面我们说到银娣嫁到姚家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才甘愿嫁给这位有病的二少爷,可是姚家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坐吃山空的局面,姚家的三个少爷都无本事,特别是二少爷和三少爷,一个是病夫,另一个是花天酒地无所事事的公子。因此银娣连唯一的念想,也落空了。她当然觉得自己是受骗了,掉进了姚家以及哥哥嫂嫂的圈套。当姚家的老太太死后,她只分得了很少的财产,还要养她的儿子,她又没有工作。最终也就致使了她人性完全的扭曲了。

  她没有得到物质上的享受,也没有分到钱,没有亲情,更没有爱情。她这么多年的青春,只换来一个儿子,因此她有些变态似的,要去掌控自己的儿子。让自己不失去儿子,在生活上她是越来越糟了,如果失去了儿子她一无所有。她让儿子抽鸦片,因为这更有利于她掌控他,她儿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安排的,她相信她儿子一辈子也逃不出她手掌心了,直到她死,她的儿子也被她折磨成了毫无灵魂,毫无生气的死尸,就同他的父亲一样。

  小说的结局是银娣想回到从前,回到年轻时,还没有嫁到姚家的时候,如果她选择嫁给小刘,虽说没有物质上的享受,但只要小刘爱她,生活上不成问题,她会是幸福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悲惨痛苦,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一选择就回不到过去了,充满着苍凉与无奈。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篇4

  读完《怨女》之后,我首先想起了张爱玲的另一部小说《金锁记》。两部小说都有相同的背景,就是在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中,平常百姓家的姑娘是没有选择对象的权利。《怨女》中的女主角——银娣,即使在媒婆来说亲的过程中有过反抗,但她哭哭闹闹的力量太小了,最终还是嫁到了处于落没状的柴家,做了柴家二少爷的姨太太。只所以银娣能嫁有大宅院,除了二少爷是个肺痨瞎子之外,还因为她长的还算标致。否则,在柴家会更被瞧不起的。如果银娣长的较丑的话,她的最终下场会和她的儿媳一样,病倒在床无人搭理,慢慢走向冥王殿。

  《怨女》中的银娣是个心直口快,精明能干的女子。但当时的条件,让她的这些优点扭曲化了。嫁入柴家后的银娣,整天诅咒他人,喋喋不休,到她的晚年这个缺点更加突出,几乎每天都要在门外骂上半天才会舒心。至于她的精明能干,并非用在合理的持家上,而是对一切生后开支都斤斤计较,韬光养晦的生活着,以至于每到过年,亲戚都不想到银娣叫拜年,不是因为她为了节省而下逐客令,就是被她的刀子嘴诅咒死。

  在丈夫死后,老太太过世后,银娣和她的独儿子终于可以搬出来住了,一切她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但她姑娘时的一切都不在了,早被她自己遗弃了,最终只是一个怨女,无人愿意接近。

  或许让银娣有些许幻想的就是,和三爷有过那么一段。虽然最终以悲剧收场,但也给了她美好的回忆。当银娣,因为亲戚们一个个变得落魄而兴高采烈时,她但是三爷没有生活接济,她担心他。毕竟银娣也是女人,也有温情的一面,也会爱一个人,虽然已经变的畸形了。

  在银娣的小背景下,是上海战乱的大背后。从小人物的起起伏伏,看到了上海这座海上城市的跌宕起伏。说明了生活背景的重要性,人都是依城市的繁华衰亡而生活着,寄生着。

  下页更多关于张爱玲怨女读后感

2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