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杂文讽刺作品

时间: 超财2 杂文

  杂文是一种议论文,爱讽刺是它的一种特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杂文讽刺作品篇,希望大家喜欢。

  杂文讽刺作品篇1:“道貌岸然”这一典故给我们启示

  宋明理学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芭。它是在魏晋南北朝儒学出现危机,隋唐出现“三教鼎立”这一社会背景下,为了振兴儒学,宋明两代儒学家们经过不断探索与感悟,最终“三教合一”、“三教归儒”,创立了一种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北宋的二程兄弟(程颢,程颐)等人创立,至南宋朱熹开始集大成;至明朝时期,王阳明创立“心学”后,最终把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把儒家思想推向高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其要求人们注重修身养性、慎独自省,强调人们必须崇尚气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中国历史上,理学对帮助人们启迪心智,促进人们修身养性的提高,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可以这么说,是理学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光大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振兴民族而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深远。

  作为理学开创者、一代理学宗师的宋代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后人对与他俩有关的成语,除了“程门立雪”至为熟悉外,如“道貌岸然”等其它的成语却较鲜有人知。“道貌岸然”这一成语的来由是这样的:众知,中国的士大夫们自古以来就是热衷追求理想、崇尚气节,而程颢,程颐兄弟俩的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很显然到了一种泰山登顶之高度,他俩头顶的光环,可谓光芒四射,在当时拥有众多的“粉丝”应该是毋容置疑。其中,不但虔心求学的士人学子以能够投奔到程氏门下求学深感为荣,而且许多喜好风雅的达官贵人以能够攀上程氏兄弟作为炫耀的本钱。于是,请程氏兄弟客、送程氏兄弟礼之人,可谓络绎不绝。尤其是,当时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在恭迎到“二程”的大驾后,为了感谢他们的垂顾,在宴中除用好酒好肉待之,还必请名伶、歌伎陪酒助兴。有一次,一达官请“小程”(程颐)赴宴。在开席之时,主人请来两名歌伎登堂陪酒。“小程”看到到这一架势,便高声怒斥:“我乃堂堂理学家,你们竟敢对我来这一套,不是在羞辱我吗?”立即拂袖而去。此时,主人除立马赔理说“不是”,忙叫“先生息怒“之外,还低声解释说:“凡是请你哥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这样安排。你哥不但无异议,而且每次都来者不拒啊!”“小程”丢下一句“狗屁,想我哥什么样的人,这绝无可能!”,便抱着一肚子怒气,乘轿回家,专等其兄回来问个究竟。当“大程”赴宴归来时,“小程”便当面责问其兄“是否确有其事?”“大程”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应该是事实!”“小程”立即把其兄骂得狗血淋头:“你这堂堂理学家,平时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竟如此肮脏下流,简直就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大程”听后便哈哈大笑起来说:“老弟稍安勿燥!你听我解释,你是‘桌中无伎,心中有伎’啊!而兄是‘桌中有伎,心中无伎’呀!看来老弟的修养仍然没有达到兄长这样的境界!”这就是“道貌岸然”这一成语的来由。

  听完这一成语故事,我想:我们平时在看人、看事的过程中,我们是看他外在的表象?还是看他内在的本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追求中,应多追求外在的完美?还是多追求内在的完美?这应该是“道貌岸然”这一成语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

  杂文讽刺作品篇2:潘麟这样说佛陀

  潘麟在《金刚经》中讲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命令他的弟子不允许耕种。佛陀歧视农民,凡是佛陀的跟随者,都必须放弃农业生产,不然不可以跟随。原因是耕种和翻地会弄死很多小虫子,这样就违背了“不杀生”的戒律。既然不种地了,吃什么呢?所以佛陀命令大家都讨饭去,化缘就变成了佛教制度。”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潘麟的问题所在:

  首先,不允许耕种是耆那教的主张,而不是佛教。做为耆那教徒不从事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他们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者工业等。

  其次,潘麟说:佛陀歧视农民,原因是农民种地杀生,违背戒律,也是不允许弟子耕种的理由。

  如果佛还存在歧视,说明佛还不透彻、不圆满,佛陀倡导的众生平等,就成了一句空话。

  潘麟说:佛陀歧视农民是因为违背戒律。众生在圆满解脱之前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正因为有问题(有困惑、有烦恼),所以才需要指引和带领。如果因为众生存在问题(违背戒律)而拒之门外,佛陀倡导的普渡众生就成了一句妄语。

  如果违背戒律的事情,让他人去做,而不允许自己的弟子去做,这还是佛陀吗?菩萨尚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舍我与担当,做为智慧圆满、境界无限的佛陀还做不到吗!!这不是对佛陀的极大误解和污辱吗!!!

  再说杀生的问题,“不杀生”只是行为上的戒,并不是实质上的戒,做为形体即使不杀也会自然老死,是由这个时空的规律决定的。关键是否发挥了作用、体现了价值。否则,即使存活的时候再长也没有意义。

  佛陀设立形式上的戒律,最终是要戒心。佛陀倡导爱惜物命,旨在培植众生的仁爱之心。通过形式上的戒律,开启众生心灵世界之中诸多美德种子,从而使心境纯洁、净化,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解脱。

  那么什么是真杀生呢?真正的杀生是对生命本质的摧残,即是误导众生,中断众生的进化之路,使众生不能回头,或者不想回头。

  正因如此,才对潘麟的见解问题关注不放,尤其是潘麟的“生命学”观点。(潘麟在《家门没上锁》一书中的核心观点:众生本来就是一个佛陀,只因为自我意识的严密封锁而不能显化和起用,只有被显化出来以后,才是现实中的佛陀。关于《家门没上锁》一书,潘麟自称是关于生命学著作。大家都清楚:生命是主体和核心,一切都是围绕生命展开的,一切都是因为生命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如果生命观出现错误,那将是致命的问题,恰恰是在对生命的认知问题上,潘麟的观点存在严重实质性问题。而潘麟的所谓讲经说法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进行的,并且在极力证明这种观点,恰恰这种观点经不起检验和推敲。参考内容见:驳斥:本来是佛)。

  最后说化缘,佛陀要求弟子化缘,并不是为解决吃饭问题,而是广泛接触下层民众,传播佛陀的智慧与思想,使众生可以平等地接受佛陀的教育,这是佛陀慈悲与伟大的体现。并不像潘麟所说:佛弟子不种地,没什么可吃,才去托钵乞讨。作为皇家贵族出身又证得了圆满智慧的佛陀,还会缺少供养吗?真是天大的笑话。

  杂文讽刺作品篇3:闲谈“纳妾”

  闲读辜鸿铭《中国人的女性理想》,对于文章中他所阐述的“三从”“四德”观,我在此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倒是最后一段让我感到他语言叙述中混乱思想的牵强附会,就今天的观点看来有显“强词夺理”,谅我如此对前辈大师的冒犯。

  其中一句“正是妇女的那种无我,使她的丈夫能够或允许丈夫纳妾,同时她却没有受伤害的感觉。”“无我”自古是女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女性美的最高典范,只有“无我”,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反之,有了“无我”,也不一定获得幸福的生活,重要的还要对方能够懂,能够配合,能够感恩,否则只会被他认为理所当然,甚至有负累之感,而“无我”的女人现今也往往被男人扭曲成自我价值的否定,对丈夫的百依百顺,无微不至成了他的负担,也成了他外遇的理由。丈夫纳妾,任何一个女人不可能没有受伤害的感觉,只不过迫于家庭的安定和完整,苟且佯欢而已。皇室皇宫的明争暗斗,现在正室、小三的PK,哪一处不显现女人嫉妒的搏击?真正感情上的排斥性共存于各种动物之中,猴狗尚且会为自己的爱而吃醋厮杀,况乎人也。辜老先生大概没品尝过“嫉妒”,否则由已及人也不会写出“她却没有受伤害的感觉。”

  “一个真正的淑女或贤妻,不论何时,只要她丈夫有纳妾的合适理由,她也决不会不同意的。”古代的妻子没有家庭、社会地位,没有经济独撑一面的能力,何奢谈“不同意”,试想一个女皇再淑女,再贤妻,如果他丈夫纳妾,你看她同意不同意。如衣服的妻子只能选择顺从忍耐,自咽苦水,还佯装笑容。就像现在的许多原配,在丈夫不离婚的前提下,她因各种原因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任丈夫泡小姐,找小三,除了生孩子的,还有逢场作戏的……

  辜老先生更精点的论调是“与其说丈夫无因纳妾就不能真正地爱他的妻子,毋宁说正因为他们极其爱他们的妻子,才有纳妾的权利和自由。”我把他的文章前前后后读了数遍,就是融贯不懂他这句话和上下文的对接点,也搞不明白“爱妻子才会纳妾”的深意何在,就是针对外国人论调,也要有合理的感情支撑点,妻子不能生育或病危,她所选择的让丈夫纳妾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自咽苦痛的嫉妒心的自我牺牲的表现,如果他真爱妻子,完全考虑她内心真正的感情,他怎么会做伤害妻子的事?当然,用现世生活的眼光来看,妻子是爱丈夫才会让他身边有个照顾的人才肯安息。

  辜老先生主张纳妾的至理名言流传千古:“只有几个茶杯配茶壶,没有几个茶壶配茶杯。”里面的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思想显而易见,“只能周关放火,不需百性点灯。”这种思想遗留男人的潜意识里。如果女人有外遇,绝对是大逆不道,十有八九的男人勃然大怒,绝对不能容忍,而男人的外遇十有八九的女人会无奈地接受残酷的现实,选择谅解和宽容。而男人的外遇也常常振振有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做得不够好。试问几个男人在家庭中做得尽善尽美?女人为什么不拿此借口出轨?再者,做小三的真正为爱的有几人?奔“利”字的占多数,他们早把道德廉耻一踩脚下,也有爱情弱智的女孩被情场老手哄骗到手,想完整抽身已难,只能自吞苦果。也有初始为爱的,可走着走着失态变姿,最后归了“金钱”辅床的实体生活,如果衣食无忧,也就苟且过活。对于小三,男人的措词也是光明正大,你们女人自轻自溅地投怀送抱,我又奈何?往往玩了还对此女人鄙视不已。所以我们女人要让自己活得尊严体面,尽量去除依附心里。男男女女骨子里残留的旧思想不剔除,谈何女权和平等?

  

3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