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童话 >

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鉴赏

时间: 芳芳2 童话

  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篇1:关于“年”的趣话

  到了春节,人们都要穿新衣,将自己打扮得面貌全新。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良好开端。

  经过几千年的总结,我们的祖先对于“年”有了许多的“禁忌”。这个就是流传于民间的“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民俗。

  所谓的“腊月忌尾”就是进入了腊月以后,在生活当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腊月当中说话不能够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比如说:腊月忌讳在家里说“死人”、“倒霉”、“多灾”之类的不吉利的话语。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打烂东西。特别是碗筷之类的东西。

  为了来年更加顺畅,在腊月二十七开始,就要洗澡。民间的说法就是:二十七洗“病疾”;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三十洗皇帝。所以说,三十天洗澡是最好的。

  在三十天到来之前,即腊月十五开始,家里就要进行大扫除。将家里的一些垃圾,废弃物,墙壁,家具等都洗刷一新。这样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样才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面顺畅如意。但是,在腊月尾到来的时候,忌讳打烂东西。民俗传统认为在腊月打烂东西是不吉利的事情。对于来年有影响。

  所谓“正月忌头”就是在春节大年初一的禁忌。初一天特别要注意。早上起来以后,不能够扫地,倒垃圾,民俗认为初一扫地要破财。初一天早上不能够动刀切菜,不能够动锐器东西,民俗认为初一动刀剪、锐器东西不吉利。初一天早上部能够梳头,洗澡,民俗认为这样做也是会不吉利。初一天说话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语。在初一到初五这几天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来做。这是中国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人们认为,初一开始是一年中的新呈上运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都要按照老祖宗的这些民俗来做。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霉运。

  春节燃放爆竹就是中国传统的民俗。为什么要在春节燃放爆竹呢?燃放爆竹其实就是“辟邪驱鬼,镇妖降魔”的原意。据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形体像人的怪兽,它藏于深山之中十分残暴。每到年终的时候就要出来伤人害兽。可是,它有害怕亮光和响声的弱点,只要一听到爆竹声就吓得没命地逃跑。因此,每年的年末岁首,也就是这种怪兽活动的时期,人们就针对这种怪兽的特点来燃放烟花爆竹,驱鬼辟邪,祈求来年平安顺畅。这就是我国民俗中的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著名的《元日》诗歌,其中就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古代欢度新年的热烈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篇2:郑板桥题字

  以画竹子著称的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也同样了得。远近乡里乡亲,遇有婚嫁丧喜之事总要请他来讨副对联、题个字幅什么的。板桥像古时大多文人一样,性情狷傲而耿直,对这些朴实的庄稼人那是有求必应。

  某天,来了一个生意人,对板桥神吹海侃。他在板桥面前大谈他的生意经,说他如何发达,家中绫罗不计其数,最近他又建起广厦一座,求板桥赐墨宝一幅挂于堂前,一定会使他蓬荜生辉云云……板桥本不屑为此类人费墨,但此人又说出是受板桥朋友介绍而来,也不好意思推辞,便问商人写个什么好呢。商人说:“俺出门在外之人就图个做生意赚个盆满钵满,荫庇子孙,就写个福字罢。”郑板桥听后便铺开纸笔,一挥而就交给来人带回。

  当时,这商人也没细看,待到了家里铺开,才知道是一个没有“礻”旁的福字,心中顿时不快,好不容易托人讨了个墨宝竟是个没有边的福字,彩头不好啊。不知郑板桥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心想要瞅个时机去向郑板桥讨个说法。索性把字幅往壁橱里一放,不挂了。

  一天,朋友到商人家里来玩,也来欣赏一下板桥为商人题的字幅,但看遍屋上屋下就是不见字幅的影子。便问起缘由来,商人回答:“是一个没有边的福字,挂起来不是那个味。”说罢将那个字幅铺展开来。朋友一看,果然,字写得龙飞凤舞,铁划银钩,称得上是世间珍品。

  这么绝美的字只有半边确是个遗憾。朋友一时也不知怎么说才好。但他马上就灵机一动,“福字无边?岂不是暗含福无边——幸福无边无际之意?”朋友将这个意思一说出来,商人的脸立刻就由阴转晴,心中释然。

  后来朋友向郑板桥说起这个事,有扬州八怪之称的郑板桥哈哈大笑。就像这个朋友所说,把福字少写一笔,可能是写的人心生厌恶而作,也可能是另一种祝福的含义,关键在于看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篇3:馒头的来历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而有馅的则称为包子。而我国食品界把三国名相诸葛亮尊为馒头、包子业的祖师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故事说起。

  诸葛亮《出师表》有“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一句。它描述的是诸葛亮当年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率军进军西南征讨南蛮洞主孟获的事情。

  话说一年,诸葛亮率军横渡泸水时,由于这一带人烟稀少,且时值农历五月间的炎热夏季,泸水与别地方的水不同,“瘴气太浓”,且水中有毒,士兵们食用了泸水患病者甚多且出现致死。诸葛亮手下有人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要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泸水的河神,才能保证蜀军渡河时的安全。诸葛亮不忍再杀生,想了个补救办法,他让厨师用白面掺水塑成人头的模样,里边包上牛羊肉,用以替代真人头,起名叫“蛮头”。当天夜里,孔明披上八卦袍,在泸水岸边点设明灯数盏,把白羊黑羊及49个馒头供在备案上。午夜三更,命人把祭物扔进了江中。

  次日天明,只见云开雾散,江水平和,蜀军安然流过泸水。

  后来,他为了鼓舞士气,又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猪、牛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制成“蛮头”蒸熟后让士兵们食用,结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们的病患。

  这样一来,人头形的“蛮头”可避瘟邪的传闻首先在泸水周围百姓们中传开了,也很快使得这种面食就此流传了下来,且传到了我国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太吓人了,人们就用带食字偏旁的“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看了经典的民间童话故事的人还看:

1.有关经典的童话故事欣赏

2.中国民间经典童话故事

3.经典童话故事精选

4.最受欢迎的世界经典童话故事精选

5.经典童话故事都有哪些

6.经典简短的童话故事

4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