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写桃花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桃花朵朵开,多少美丽多少美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桃花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写桃花的散文篇1:桃花与诗歌

  一颗树开红了,不为我的今生,亦不为我的来世,开得如火如荼。在二月,我相信南国有这样的花树,正生机生勃勃的开在某个人家的门口,或者在田园路口也未可知。这一树花朵如此娇艳夺目,与枣翅交相辉映,相对成趣。远方的田野树丛若隐若现,也许,还有一些景色未有写完。

  一曲流水环绕而过,云山雾水,仿佛画家醮满了这潺潺流水,泼墨于纸上,一挥而就,或者吟哦作诗,时尔高亢激昂大千的一个世界,时尔低沉悲催一个菩提的心菲。一路上连绵绕行,心伸向了远方,我问远方,可有这美丽的花朵?

  桃花若梦,梦一般的仙景,让人心儿怦然一动,一个姹紫嫣红的时光呈现在眼前,让人想起来青春年少,无忧无虑。

  醉人的熏风或许太过淳厚,绵甜如若美酒一般的让人品尝,二月,我相信还有杏子开满南国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不信你看,这几朵姊妹花相伴相依,开得菲菲然然,站在了春的枝头,含露欲滴。那玲珑剔透的花骨朵粉突突的让人怜爱。

  记得古代有个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讲的是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我想此情此景色大概和这个差不多吧。

  我仿佛看到一片桃林掩映着山坳,茅屋露岀一角,眼前蔚然的桃林,缀满枝桠,香风袭人,我相信这个世界也许就有这样的人家,古朴典雅,幽径伸展,篱笆围绕着左右,或许门口还有一位兰香酥手的女子题写着一首《咏梅》以示心迹。

  可惜故事必定太过遥远了,这样的奇遇人人未必都有,即使有了,你也未必懂得珍惜。人生就是这样,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一样的开花,一样的结果,生命必定只是一个过程,终会从怒放开到荼蘼,从欢喜开到心碎。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的这一首桃花诗写的是一个人的心境,在桥头并非只有看水中的鱼儿,其实只是为花而来,并非只有鱼儿惊溅桥头,惊叹的更是自己,日复一日,年华悄无声息,如花如烟,一半落水,一半枝上。

  说起桃花,不能不说起唐伯虎,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更是肆无忌惮的渲染了桃花,把桃花诗歌推向了一个高地,他的诗风如痴如歌,综合了民间许多音乐元素,不为王候将相折腰,只为桃花树下老死,展示了一个诗人的高贵品质: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坐下来,一壶浊酒,眼睛湿润了,许多话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唯有听一曲短笛聊表心意,望上苍风卷云残,一衣带水,那山峦曾经如若青莲一般,苇子仿佛延长至河畔,我想那儿也许有一方水土可以生活,桃花一定缀满枝桠。桃花是每一位诗人梦寐以求的世外桃园,花间一壶酒,露湿眉半份。长歌无诉处,短笛向东风。这曾经是一位诗人由衷的无奈,与其说是一种低廉的洒脱,不如说是一种高傲的沉伦。

  东风西风三千风,一韧一韧心又痛。安得桃花十里渡,柳如盘丝梦如空。

  东风西风不知道会留落那少,桃花十里,那姹紫嫣红的花朵,如若盘丝的美人,不知何处,流水无暇顾及,落花似无意?还是流水太无情。

  梦里花开无颜色,满眸细雨销城北。寒风且驻马店外,借我清苦入药侧。

  梦里梦外,一场风雨,邂逅正在盛开的花朵。是花儿不知寒风之苦?还是寒风不知怜香惜玉?满眸子的泪水和苦涩,苦也无语,笑也无语,只把春来著,莫为争春来。

  关于写桃花的散文篇2:桃花流韵

  “艳若桃李”,桃花的鲜艳与美丽是出了名的。人们习惯于将桃李并称,只不过是李花与桃花都是春天常见开放相连的花,如若论起灿烂和绚丽,桃花才是当之无愧的。桃花的绽放正值春盛之时,大片大片燃烧的桃花像满天的火云,生机盎然,热力奔放,一片赤诚催绽了无数世人的激情,“桃李不言自成蹊,于无声处闻惊雷”

  关于桃花的描写,最早应该是在古风《诗经》的“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繁茂碧绿的桃树开满了红彤彤的桃花,不但象征了新娘的娇媚与丰腴,而且预示了爱情婚姻的美满和幸福。淳朴的先民从生活中发明了比兴手法,极为普通的桃花便有了生命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桃花”成了世俗的美人,什么“桃腮粉面”“桃夭柳媚”“桃羞杏让”便成了对年青貌美女子的固定描写,而“桃花薄命”“桃花劫运”也成了与妙龄女子分解不开的世代情缘。

  桃这古老而神奇的树种,据说是追日的夸父渴死在路上,临终扔出的一根木杖所化,在西天王母那里成了仙气十足的蟠桃园。人们的想象是多么的奇特,一旦沾染了仙气,也能降鬼除魔,流传多年的桃符也许就有这种意思。不过史上“神”与“仙”还是有区别的,仙是很少管人间闲事的。管与不管其实都无所谓,可为什么世俗的社会里,独独对“桃花”的美有着这样那样的揶揄。红颜祸水,“倾国”的女人倾国呀,甚至竟有很多人快意于“落花”,真乃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真是没有想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篇诗序《桃花源记》,却给无数失意的人们带来了希冀。“世外桃源”原本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祸乱的美好地方。“夹岸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确实美丽,但这种空间也实在是太小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历代仕途多舛的文人追求的不就是“穷则独善其身”梦想吗?甚至竟还有痴情者不辞辛劳实地查找,却不知这只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而已。但也有理智的诗人,唐代的张旭就有一首《桃花溪》“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明显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

  “世外桃源”现在多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登庐山,站在高处,纵目远眺,水光山色,尽收眼底,情动于衷,挥笔题写了一首豪放而又浪漫诗歌。“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这既是写景也是抒情的诗篇,将自然风物与人文哲理兼融在一起,余味无穷,令人深思。

  真正富有情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桃花,当数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那人面桃花的意境和春风荡漾的激情,令人思之,黯然销魂。一段凄婉美丽的爱情,让人传说了上千年,雅俗共赏,世俗与文人的结合,风流余韵的种子在温情脉脉的春风中播撒,美人始终如那春风中绽放的一朵朵鲜艳的桃花。

  江淮名妓李香君就是一朵明丽的桃花。她除了有男人喜欢的姣好容貌曼妙身姿等要素外,还有一般美人所不具有的琴棋书画等才艺。如果只是这些,我想孔尚任写《桃花扇》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一个民族遭受灾难的时候,地位低下受人蹂躏的一朵“桃花”,竟然超越了以爱国自居的文人,那凌然正气视死如归的精神浩然长存。桃花扇上那殷红的鲜血,才是最美的桃花。桃花是世俗的,是任人采摘的,但桃花是有风骨的。那些无耻的官人们,只知道作践桃花,原有的那点精气泄了,可怜的筋骨变软了,还凭什么小瞧春风中绽放的鲜艳无比的桃花!

  再看看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桃花庵》一诗吧。“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贫者缘。”该诗虽然表达了一种安然自适放达不羁的思想和才情,那伴花而眠饮酒醉死的作派,又哪有桃花的生机与盎然?那桃花仙人的自谓难道不感到一点点惭愧吗?这或许是是人的自嘲,表现的是一种爱花的情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我爱现实的桃花,我爱美好的生活。我最爱听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啊,故乡!”

  关于写桃花的散文篇3:美丽的桃花

  有人赞美牡丹为'花中之王',有人颂扬水仙为'花中仙子',有人称赞月季为'花中王后。'……而我却偏偏喜欢那五彩缤纷的桃花。

  今天是星期日,我约了几个好朋友去桃园玩,刚走到桃园门口,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抬起头远望桃园深处,我不禁惊叹道:'啊,真美呀/简直像天边飘来的一片灿烂的云霞。'一阵微风吹来,桃花枝轻轻的摇动,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我顺着香味来到了花的海洋。走进了花的世界。近看桃花火红的好似一把把火炬,粉色的如一只只飞舞的粉蝶,白色的像一团团棉花……逃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无比,美不胜收。它们有的全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羞羞答答的,有的还是个花骨朵。

  桃花各有各的姿态,它们有的独开枝头,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在窃窃私语,还有的低下头好像害羞的少女。我凑近闻了闻,清香四溢让人感到神清气爽,美丽的桃花招来了勤劳的蜜蜂,引来了美丽的胡蝶。蜜蜂嗡嗡作响,胡蝶翩翩起舞。

  有人说:'桃花的花瓣是苦的。'我不由自主地摘下一片花瓣,嚼了嚼,啊/桃花比黄莲还要苦呀/'我不禁怔住了:桃花给人们带来了清香,带来了美丽,带来了果实,只留给自已苦苦的汁水,难道不是吗?'

  啊/我爱桃花那五彩缤纷的色彩,爱她那娇美的身姿,和她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更爱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们。

  

3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