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生死观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金钱观、权力观、爱情观、为人观、生死观……关于生死观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生死观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生死观的散文篇1:诗人的生死观

  每一个人都是注定要死的,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件事情对谁来说都是迟早要来的。有些人不想去死,千方百计想要得到永生,可是折腾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命运的捉弄。仔细的想想,有时候还真觉得人真是一个可怜的生物,明知有死,却仍然选择坚强的活着。

  其实每一个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人可以甘愿为了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有的人却为了生而选择苟活于人世。虽是如此,但如果抛开世俗的眼光,抛开正义与邪恶的评判,那么无论怎样的生死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就生死而言,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生或者死的权利。

  中国人是忌讳谈死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死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字眼,常常处处避免,不愿提起。生死无常,人生短暂。我猜大概也并不是我们不原意谈及死亡,而是觉得活着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了,死的时间却是很久很久,哪有时间去过多的考虑这身后之事呢。

  虽然就大多数人而言死是一个非常恐怖事情,但世界上仍然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存在的。一类是拥有极高革命热忱,甘愿为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献身的人;另一种是有着极端宗教信仰,稍加蛊惑便轻易放弃生命的人。这两种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似乎还能理解,可是有一类人的生死观却不是那么轻易猜测就能推断出来的。我觉得这一类人确实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因为你永远都无法明白为什么当你正在感受他们带给你无穷激情和动力的时候,他们却在悄悄地思索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这类人也并不是什么魔鬼的化身,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子叫做诗人。

  “诗人”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能耳熟能详的名词,而且这个名词很可能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始终。在我记忆里,背诗是儿时启蒙的开始,是每一个上学的儿童必须要做的事情。记得我学会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初学时虽不知道这首诗的整体意思,但也确实带给了我一种唯美的感受。这种感受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每次仰望星空还是能够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

  这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的母亲。我母亲是比较喜欢这首诗的,我会背这首诗也全是靠着母亲的教诲。不但如此,家妹的名字也是她取了其中的“明月”二字所得来的,可见她对于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总而言之,恰恰是李白这个豪放派的大诗人带领我迈出了走向文学殿堂的第一步,以至于后来的好几年里都一直将李白当做一个神的形象在心中供奉。

  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心智也逐渐变得更加强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知识的力量终究是摧毁了内心中幻想的形象。最终,我还是在一个月色正明的夜晚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原来他并不是以一个神仙的身份在天上整日饮酒作诗,而是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不知所终更无处可寻。

  关于生死观的散文篇2:生与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关于生死观的散文篇3:生与死的抉择

  “生与死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这是李大钊曾在一篇散文中写下自己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生却没那么容易。

  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尽管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得不到亲人的理解,他仍然选择了活着,我想他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正因为他的这种坚持与决心,才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绝唱---《史记》。然而项羽却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了死,依旧名垂青史。四面皆楚歌,在被汉军重重包围后,欲东渡乌江,却又在即将被擒之际选择了自刎。一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道尽了一位豪杰的辛酸与痛楚。也许那是他最后保留的尊严与傲气。在他看来,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生与死的抉择,看似沉重,但那是一种内心的解脱和一场自我的救赎。

  

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