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红楼梦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一部人生。关于红楼梦的散文会怎样的呈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红楼梦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红楼梦的散文篇1:重读《红楼梦》

  记得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红楼梦》要多读,一次不行,要读三次、五次才行。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也不在于《红楼梦》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物的爱情婚姻悲剧,重要的恐怕还是《红楼梦》深刻地揭露了以宁、荣二府为中心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是如何衰落如何败亡的。应该说,《红楼梦》一书对治国治家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大约是在三十五年前。那时有句话叫“男不读《水浒》,女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少不读《西游》。”更何况在当时很难买到这一类书,不像现在,想买什么书应有尽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买到一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红楼梦》上、中、下共三册,仅花费3.45元。书买回来,用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全书。说句实在话,当时我真的被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所感染。不是吗?宝、黛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但有情人终不能成为眷属,上演了一场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

  这些年,我又买全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四部古典名著,并全部重读了一遍。最近又第三次重读《红楼梦》,并把重点放在了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上。因为大观园里所有女子的《生死簿》即《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红楼梦曲》都在第五回里,成为全书的纲。所以一些“红学”家说:读不懂第五回,就无法读懂全书。

  为了弄明白此书因何而起,《红楼梦》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一个迷奇的神话世界。说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石头,便丢在了青埂峰上,这块顽石自己经过锻炼,灵性已通,后被芒芒大士,渺渺真人携入人世,历尽荣华富贵,世态炎凉,又回到了青埂峰下,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从这里经过时,看到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乃顽石幻形人世的一番经历,空空道人把它从头到尾抄录下来,拿到人间流传,便成了《红楼梦》这部书。故事中的石头,便是主人公贾宝玉,其经历就是贾宝玉的经历,也含有作者曹老先生的影子,有诗为证:“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弄明白了《红楼梦》的来历,再看看第五回,所有女子的命运都在这一回得到暗示,如写晴雯的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就是说晴雯的命运不好,预示着她命薄早死。就因为她相貌美,心地美,聪明伶俐,双手又巧,疾恶如仇,有话便说,遭人诽谤,凄凄惨惨地死在了又破又脏的姑舅哥哥的家里;写薛宝钗、林黛玉的诗《金陵十二钗正册》“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说的是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夭折,并预示着宝钗冷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其她人物的命运正如第五回预示的各有结局。

  读完《红楼梦》,觉得各种矛盾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自然地演进、激化、结束。而高鹗的续书把黛死钗嫁扭在一起,一边极喜,一边极悲,虽据戏剧性,但未必合符曹老先生的原意。曹雪芹究竟如何安排处理宝、钗、黛三者结局的具体情节,就不易推知了。至于《红楼梦》里的诗、词、曲、令,更称的上是诗海遗珠、百家锦衲、光彩夺目,为此,我另有《红楼梦诗词赏读》断断续续在我的天涯博客里发表。( 文

  关于红楼梦的散文篇2:红楼梦一曲

  你宁肯奔赴世界末日,也不愿对我温柔一次。

  ——————题记

  开辟鸿蒙,谁解风情,都只是风花雪月。奈何这离别天,感怀日,寂寥时。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你忍心的不愿回首而绝绝的向前走,我泪流,望着这满目疮痍,我想,这天空是否还会湛蓝?这离别日,这感怀天,这远去的唯一,又如何不是一出遗曲,似在红楼梦中。

  遗曲上演,悲歌奏起,骊歌唱响,主角登场,粉红巨墨,皆是前景。

  梦,时光倒退,记忆荒凉。

  谁用青春,飘荡余生?

  谁用佳人,颠倒人生?

  左手年华,右手倒影。你的眼恰是一片汪洋的大海。岁月奔腾,背影倒映,你说,一直后退,不是结局。

  我携手向前,月光如皎,星辰为证,年少岁月,终不再是青春芳芬时。

  无奈的转身,是你忍住泪水不愿回首的屏障。多年后,我在想,当年宝玉是不是伤碎了心,让“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黯然神伤。潇湘馆内是否还飘荡当年的余音: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是不是我曾经在纸上写下席慕容的诗句那段,那时,你还在,尚未离开。看着你的眼,我写下:

  潮起潮落

  我愿就这样度过

  可能吗?转身的刹那,什么都崩溃。包括心灵那坚守的防线也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直到我泪流满面,血肉模糊。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谁的痴,谁的狂,又如何抵得过梦中呓语?哪管他人心碎,哪管独守空房,决裂无奈的遁入空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高僧神秀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勤勤须拂拭,以免惹尘埃。他又哪里知道,一旦心空,看破,放下,才真正的自在。佛语纵精妙,难奈心空下。偈语有云:

  看破,放下,自在。

  那一曲红楼又有几人不是看透浮世悲欢,何须论贤良。

  你忘记回首,我想,我不会泪流。岁月消逝,悲欢离散,又如何不是梦一场呢?

  就像当初,字映眼帘:

  如果全世界都背叛了你,我也会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

  那般痴狂。

  关于红楼梦的散文篇3:红楼梦小记

  我常难以宿寐,亦或是多心之人,夜间忧思纠缠,却未曾思略一二人生感悟,素闻红楼梦多易趣,遂得闲以思读。

  初读曹公的《红楼梦》之时,诸多困惑,难得其中滋味。其间曾释怀丢下,哀叹慧根不足,别人品读若美味佳肴,我何以拾读起俨若味同爵蜡,百般寂寥。心中难免产生退意,然自幼又多思愁,不得已又捧而强阅之。

  其间偶得一丝顿悟,乃深身窃喜,但终不得其要以。譬如林如海之女黛玉,性情多愁感伤,却间或现一俏皮,不由让我内心恣意乐之。然黛玉终是红颜多难,于常常思之叹之,似若身边一友,树下葬花悲吟,读之情丝不免为之悸动。

  第二十二回中,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写到观戏之时,“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喜欢,又让薛姨妈。薛姨妈见宝钗点了,不肯再点贾母便持。命凤姐点。凤姐虽有刑、王夫人在前,但因贾母之命,不敢违拗,且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黛玉又让薛姨妈、王夫人等。”

  初读不以为意,然细细品之。思其不点之缘由,以黛玉之聪慧,必然深知贾母癖好,却不得力奉承,想来黛玉不想沦为那吹捧他人之凡人,既落于凡尘,却要超脱之上,其果必生悲剧。

  从黛玉悲吟葬花之处,颇感黛玉似只为情义多感,举止悲痛,言语多感伤,不禁让人怜襟。真可谓仙子困世,百般焦灼。

  世间多少人抛却了情义,追逐在功利场上,又还有多少人重情重义,即是重情之人,亦或只为重情而重情。

  
看了“关于红楼梦的散文"的人还看过:

1.关于红楼梦的散文随笔

2.关于黛玉的散文

3.关于30个红楼梦句子赏析

4.关于红楼梦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5.写林黛玉的文章

2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