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北京名胜古迹甚多,历来就是旅游的好地方。那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篇1:旅游北京

  有一种运动——旅游,我非常喜欢,我想多数人也许都喜欢。外出旅游会使人心情愉快,心胸开阔,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景色,看看外面的人文地理,会增长知识,会增添智慧,还会让人抛弃烦恼,忘掉不快;外出旅游还是一种体育锻炼,能使身体越来越棒,能使身心越来越健康。这不,今年暑假就外出旅游了一趟。

  游天安门广场

  北京,祖国的首都,每每去北京游玩,都要先去天安门广场走走,看看,不到天安门广场,就感觉没有到过北京。

  天安门广场地面宽广,站在广场上心胸立刻开阔起来,巡视四周,感觉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此时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种自豪感。

  再看高高地耸立在广场中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心中更是无比激动。

  广场上游人如织,穿梭往来,男女老少,南腔北调,中国人外国人比比皆是,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兴奋与愉悦。

  登天安门城楼

  排队的人太多,光买票就用了二十多分钟,然后把包存好,就直奔检票口走去。安检很严格,打火机,矿泉水等物品,一律不能携带进去。

  西面是入口,人们排队秩序入场。右转左拐便开始登台阶,台阶不算太陡,可是感觉有些高,拾级而上,奋力攀登,随着众多人群,一气呵成,登上天安门城楼。

  城楼上照样游人众多,摩肩接踵,你来我往。我先是随着人流进入城楼里边观看,里面是雕梁画柱,龙椅摆设,国徽照片,令你眼花缭乱。

  来到城楼外面的走廊上,驻足远望,天安门广场上的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想到历届国家领导人登临的天安门城楼,如今我们普通百姓也登了上来,心里不由得有些激动,有些兴奋。

  在天安门城楼上停留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从东面出口拾级而下。

  北京地铁

  天气太热,先是做了一回公交,人多,热的透不过气来,就决定改乘地铁,为什么开始做公交呢,本想坐公交能饱览北京景色,怎曾想天公不作美,公交里虽然有空调可还是热气难耐。

  转乘地铁后,真是凉爽至极,舒适无比,而且地下交通网也是四通八达,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有换乘车站,一票走四方,很是方便。

  北京地铁越建越好,线路越来越多,运行起来又快又安全,舒适度也很高,真是越坐越想坐。

  北京动物园

  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北京动物园。走出地铁站口,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来到动物园售票口,买票的人也是非常的多。广播里不断地播放,别买票贩子的票,别上当别图便宜。果然,有一个票贩子走到我跟前,兜售门票,说:便宜,比窗口的票便宜十元钱。我因为听了广播,毅然拒绝,宁可多花钱也到正规窗口去买票。

  走进动物园大门,随众多游人前往,看了猴园看熊山,看了虎山看蛇馆,飞禽馆熊猫馆都转了一遍,感觉动物园面积太大,从东走到西,从北走到南,很是疲劳,见到许多人坐在阴凉处休息,我也凑了过去,一屁股坐下来真不想再动了。

  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篇2:北京游记

  我曾去过北京两次,一次是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一次是在寒风凛冽的一月。虽然没能体验到古都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香山红叶在秋风中飘落的独特韵味,但能体会到京城在两个温差最大的季节中的不同景致,也算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了。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2010年7月16日。刚一出北京西站,就感到北京的“大”。北京西站只是这座超大型都市中最具代表性的火车站之一,其外观设计兼具了现代气息和古代建筑的美感:高高的灰白色主体建筑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中间部分是空的,就像一座“大门”,它迎接着进进出出的旅客。建筑的顶部为一个宫殿角楼式的结构,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从远处看,有两个大型天桥通道从建筑主体两侧伸出,供旅客进出车站。整个建筑气势恢弘,彰显着古都北京的大气。

  坐上公交车,行驶在北京的大街上,眼前是宽阔的马路,长长的车流,周边还有不少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北京的大,还体现在它的街道桥梁上。著名词作家阎肃在歌曲《北京的桥》中写道:“立交桥是修得特别呀快,你就数哇、数哇,怎么就数不过来。”的却,在北京几乎每条主干道都堪比太原的迎泽大街,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在另一条宽阔的大街上面了,一圈圈的环路与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构成了整座城市主要的地面交通网络。不必说那些不知名的小胡同了,就连主要干道都让外地人甚至本地的老北京头疼。

  记得一次打车去798艺术工厂,出租司机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但从南五环出发后,他也有点转向了。“我主要是在南城区跑,对北城区不太熟,我只清楚大致方位,到酒仙桥在打听一下吧,谁让北京城这么大呢!”司机说道。

  夏天的北京十分闷热,从旅馆房门一出来,还未走到室外,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大蒸笼,一股令人憋闷的湿热空气迎面扑来。在北京,躲避酷热有两种场所:公园和室内。当然我还是偏爱前者,毕竟来北京就是要看看室外的美景。于是在游完故宫,登临景山之后,我和父亲选择去北海公园纳凉。沿着景山上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缓缓地向山下走去,我仿佛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静谧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多少历史上的兴衰治乱都在这片命运多舛的土地上轮番上演着: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这里就成了统一强大的明帝国的统治中心。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的文化繁荣,从英武的永乐大帝到兴旺的康乾盛世,这里书写了众多的荣耀与辉煌;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到溥仪被赶出封建统治的舞台,从慈禧光绪的出逃到八国联军的洗劫,这里留下了无尽的悲凉与耻辱。看到景山上那空无一物的佛像基座,我心中不免生出一丝辛酸与无奈。

  但毕竟历史的影像已如过眼云烟,永远地消散在了时光的重重迷雾中,留下的只有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感慨。光阴流转,物换星移,眼前的美景还在。山下紫禁城中的残破地砖,似乎还在西风残照中诉说着自明初以来近600年的风云变幻。

  夏日黄昏时分走入北海公园,我立刻感到了一种难得的清爽。公园很大,我看到不远处宽广的湖面上密密地长满了翠绿的荷叶,让我感到一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的韵味。湖对岸就是课本中所见的美丽的白塔,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赏这一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既然来到了这“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地方,就不妨乘坐一下游船,让“小船儿推开波浪”吧!沿着长木板,我们登上了一艘古色古香的木制游船,开始了我们的水上北海之旅。

  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个季节正是荷花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不一会儿,船就缓缓地漂入了湖中心附近,看着身边触手可及的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荷叶的世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些硕大的叶面上,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滚来滚去,就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撒娇似的;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扑面而来,使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凉爽的微风夹杂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让我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倍感放松和舒畅;有时伸手去摸一下近在咫尺的荷叶,看似油亮光滑的表面摸起来却涩涩的。

  公园的湖面由长长的汉白玉雕栏围着,看起来十分具有传统建筑的古典美感。岸边还栽种着许多株高大的绿柳,白塔周围也是蓊蓊郁郁的树木,再加上湖面上碧绿的一片,这里的主色调显然是代表着鲜活生命力的绿色。在绿的清新中有片片白的淡雅做点缀,我觉得这里是北京夏天再好不过的避暑去处了。

  半年多之后,我再次来到了北京。此时正值隆冬时节,是北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此前一直有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愿望,但终因人多拥挤,距离太远而未能如愿。这次来北京,我们改变了策略,决定看广场上的降旗仪式。也许有人会认为降旗的场面远不如升旗的场面隆重,但在我看来,这两个仪式并不存在谁重要谁次要的问题。首先,从自然规律的角度讲:太阳要东升西落,而五星红旗要伴着朝阳升起,还要伴着夕阳落下,这就好比讨论旭日东升与夕阳西下谁更重要一样。其次,无论是升旗仪式还是降旗仪式,仪式的主体都是象征国家的神圣国旗,只不过是运动方向不同罢了。最后,如果不降旗,怎会有第二天万众瞩目的升旗仪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降旗是升旗的必要前提。除此以外,观看降旗仪式的人相对要少得多,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体验国旗护卫队的威严气势和整齐动作,这是我们选择观看降旗的主要原因。

  冬天的天安门广场较之于暑期的广场来说,游人明显少了很多,加之广场很大很空旷,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冷清。寒风呼啸着吹过稀稀疏疏的人群,让我感觉到脸上就如“刀割”似的,不多时,就感觉面部已经冻得麻木了。来看降旗的游客也都纷纷裹紧了大衣,戴上了棉帽,并且开始向旗杆围拢过来。大家都挤在一起,来熬过这降旗前的“熬人时刻”。再看看旗杆基座上的解放军战士们,早已以标准的军姿迎候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其中还有几个穿着单薄军服的礼兵,就位后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真像个活生生的雕塑。过了一会儿,大概是下午5点21分吧,长安街上戒严了,国旗护卫队的解放军战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准时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正中的门洞下,当他们走到旗杆的基座处时,齐步变正步,并且整个队列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分别向旗杆的两侧走去。最后他们在正对城楼的位置上站成两排,并将手中的刺刀枪整齐地立在身体的右侧,随后,国旗在电钮的控制下从旗杆顶缓缓地匀速降下,虽然此刻没有国歌奏响,但我依然感到了一种无声的庄严与神圣,这种感觉,源自于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

  中华民族命运多舛,历尽磨难;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这个世界相对和平且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国家怎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冬天的北京虽然没有了夏天的绿树成荫和勃勃生气,但作为北国之都,北京的冬天应该是颇具特色的。我到北京时,这里已经有一百多天无有效降水了。这个冬天没有雪花的大批降临,似乎不应算是真正有“情调”、有“韵味”的冬天。我喜欢在一场大雪过后,看到整个紫禁城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看到冰冻的护城河,看到通往未知地域的一串串长长的脚印,以及那些在雪地上欢乐奔跑的身影和充满朝气的笑容……

  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篇3:新北京游记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向往北京,到北京一游是我梦寐以求的多年夙愿。2011年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梦想成真,我如愿以偿地到达了祖国的心脏——北京,耳闻目堵了首都迷人的风采。

  领袖遗容今犹在

  9月11日,晨曦朦胧。我和同事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场地宽大,蔚为壮观。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外国游客比肩摩踵。工人们在紧张忙碌地装点鲜花、灯光,准备迎接国庆节。在宽敞的天安门广场上,我频频地按相机快门,把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等景观摄入镜头。接着鱼贯进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毛主席纪念堂。我庄重地在汉白玉毛主席雕像前献上一束鲜花,并向水晶棺内毛主席的遗容深深的三鞠躬。短暂地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正迈向21世纪。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辉煌故宫叹为奇

  同日故宫行,是我们一行人计划中的事。先上天安门城楼,面前的天安门广场,尽收眼底。追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此举行时。我仿佛听到毛泽东主席站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仿佛看见天安门广场上人群沸腾,欢呼雀跃。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风采。古老的天安门在变,全国各地也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了。进了故宫一道又一道大红门,就到了太和殿前。边上放着两口铜制大缸,据说是装水消防用的。故宫建筑都用重檐黄瓦庑殿,木结构,宫内除了御花园没有树。据说是一次农民起义引起,皇帝惶恐,故伐树。故宫内七大宫、八大殿令人眼花缭乱,走进去犹如进入迷宫一样,很难找到出口。好在有指示牌引道,才不致迷路。

  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旧称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代有十四个皇帝、清代有十个皇帝曾在这里居住,统治中国四百九十一年。故宫建筑宏伟,殿阁成群,四周环绕十米多高的长方形城墙,城外有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精美奇巧的角楼。城内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有各类宫殿房屋近九千间,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为了环境保护,我们进到珍宝馆等景区时,要穿一双环保鞋,以免破坏珍贵的地面。可见故宫管理人员的用心良苦。我见到了琳琅满目的各类珍宝,如象牙席、金脸盆、大金塔、如意等,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在皇极门南面还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九龙壁。壁上有九条栩栩如生的神龙,煞是好看。我们还到了景祺阁北贞顺门旁的“珍妃井”伫目。慈禧太后这个卖国贼连一个珍妃都不放过,可见其心肠狠毒。

  故宫内最大的花园是御花园,位于宁寿宫内。迈入园中,只见人工堆砌的山头高耸,古树参天,亭台呼应,曲廊委婉。堆秀山上奇石怪树,犬牙交错,变化多姿,好看极了。

  从神武门出了故宫,不远就到了景山公园。上至山顶凉亭,鸟瞰故宫,尽收眼底。这个亭子,正在故宫的中轴线上,从天安门到地安门,成一条直线。据说,故宫正是按这条中轴线建造的。我用望远镜仔细瞧一瞧故宫的风采,故宫四周的护城河清晰可见,也看到了不远处的中南海。

  下一站去北海公园,就在景山公园隔壁不远处。在门外就老远的看到一座高高的白塔。塔山下四面是湖泊,景色优美。再入地洞,各显神通的八仙就坐在洞里。

  赏心悦目颐和园

  9月12日,我们风尘仆仆游览闻名中外的颐和园。它位于京西北郊,原为清代帝后的花园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光绪年间,被英法联军烧毁。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全园有不同形式的古建房屋3000余间。著名的佛香阁是园内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雄伟壮观。水天空阔的昆明湖,旖旎动人;十七孔桥如同一条彩虹横卧湖面;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堤上六桥掩映在绿柳之中;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建筑,精美的文物陈设,杰出的造园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我们走在长达数里的长廊上。原来长廊是一条彩色画廊,枋梁上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每幅画都有一个历史典故。如世外桃源、三顾茅庐等等。我们还到了一个盆景馆。馆内珍藏各种花木盆景。该馆有点像我去年游览苏州留园里的盆景馆。园内有很多景点是把人间天堂苏杭的景色照搬过来。慈禧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也到过。湖边杨柳依依,景色秀丽。在美丽的景色中,却包藏着一个囚君禁侄的罪恶行径。封建社会真是个人吃人的社会。

  毋忘国耻游圆明

  9月12日,我们游览了闻名中外的圆明园。它座落在京西北郊。它始建于1707年前后,是清朝鼎盛时期兴建的帝王御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它是我国建筑、园林的杰作,被誉为“万园之园”。盛时曾藏有极丰富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堪称文化宝库。我们还到了复制的欧式迷宫路,弯弯曲曲路,好不容易才走到欧式石亭,真有意思。据说,在中秋节等节庆时晚上,皇帝携宫女、太监等人来到迷宫,玩捉迷藏游戏。宫女们手提宫灯,在迷宫路上跑,跑来跑去,绕来绕去,谁先到了欧式石亭有奖。

  1870年10月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其后又经长期盗窃和破坏,已沦为一片废墟。我到了大水法遗址,见到了断壁残垣,一片狼籍,心情格外沉重。昔日的辉煌园林,却遭受外国烈强的蹂躏,国人却无力抵抗,可悲,可叹!国家要振兴,要富强,才可以不受其辱。我们在大水法遗址边伫立好久,并拍下了多张照片。我们观察四周,见不到一个老外,与其他景区老外如云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不禁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今天对我来说,不愧为血耻教育日,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不到长城非好汉

  9月13日,晴空万里。我们乘北京市公交旅游专车去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游览。导游董小姐年轻活泼,刚从旅游学校毕业来车上见习。他带领我们到达第一站点,我和沛锦兴致勃勃地爬上了四个锋火台,并互拍照片。发宝体强,他爬上了六个锋火台。我们在毛主席诗词碑“不到长城非好汉”前留念。游览了这一段,我们又上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城墙比居庸关要宽,路也不怎么窄,好走些。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把我们淋湿了。古人为防匈奴搔扰边境,而修建万里长城,一砖一石,依山修建,绵延万里,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长城的伟大。

  地下宫殿真雄伟

  9月13日,我们游览了雄伟的十三陵。它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车子经昌平区境内,过大石牌坊,就到了大红门,这是陵园的正门,门分三洞,旁边一块石牌上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路两边整排笔直的杨柳树,杨柳依依。此趟我们进入地下宫殿是定陵,即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个荒淫无耻的暴君。地宫里有三口大棺材,中为朱翊钧,左右分别为孝端皇后、孝靖皇后,还有三十箱培葬品。走出地宫又到了珍宝馆去参观。各种金银珠宝,价值连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烧毁了皇帝万万年的梦。连故宫墙上刻的“万寿无疆赋”也是不能如愿的。

  供应北京市饮水的十三陵水库大坝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游乐场。我们玩了三个项目,第一个是坐小火车,进入惊心动魄的水下龙宫,受到虾兵蟹将的欢迎,看到了面目狰狞的海龙王,里面的灯光音响配合起来,犹如进入海底世界一样,真有趣。第二个玩的项目是坐在影院里系上安全带,看美国一个恐怖片,那声音、那动作,如同身临其境,令人恐惧,简直是毛骨悚然,太刺激了。第三个项目是坐上充气艇,随水流往前冲,四周的水花溅湿了我们的衣服。好在天气不冷,我们玩得高兴极了。

  祭天之园天灵验

  9月14日上午,我们去游天坛,下午准备坐火车返程。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始建于1420年,经明嘉靖、清乾隆两次扩建、增建,宏伟壮丽。坛内遍布古柏,环境庄严肃穆。它在建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96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重要建筑有:祈年殿、圆丘、皇穹宇、斋宫、长廊等,还有三音石、七星石、九龙柏等名胜古迹。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分别由四大圆木柱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天坛周围绿树成荫,绿色草坪郁郁葱葱,令人心情舒畅。我们到钟楼敲了一响吉祥钟。并在此合影留念,祈祷平安。

  这次走马观花北京行,是我首趟赴首都旅游。时间仅为一周,但是收获挺大的。北京真是个好地方。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北京去走一走,看一看。

  
看了“关于北京旅行的散文"的人还看过:

1.关于旅行的散文

2.北京旅游感想文章3篇

3.有关去旅行的经典散文

4.关于旅行感想的散文

5.旅行散文

2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