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称赞教师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每当提起老师这个词语,总是在心底陡升一种敬意。那关于教师的散文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称赞教师的散文篇,希望对你有用!

称赞教师的散文篇1:我的老师

世界上的眼睛千双万双,

最难忘是那老师的目光。

一半有太阳的热情,

一半有月亮的柔肠,

聚集了日月的光彩,

把我们的心照亮。

啊,老师的目光,

心灵的春光,

永远把你歌唱,把你歌唱,

永远把你歌唱,把你歌唱······

伴随着音乐的优美旋律,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似乎又陶醉在尽善尽美的追求里,似乎又坐在了令人如痴如醉的教室,似乎又回到了杨树阁老师的课堂。

杨老师是我们泊头师范的老师。当时他30多岁,中等身材,一副宽大的眼镜架在鼻梁上,一双深邃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他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慢悠悠如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中会把你带入课内的氛围里,令你如痴如醉,心向神往。他自己也是高低婉转,浅唱低吟,完全陶醉在课文里,似乎忘却了周围的一切。记得一次杨老师给我们讲《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杨老师动情的边摇头晃脑地读着,边给我们讲解。“这首诗写诗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这小节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讲罢一小节杨老师似乎动了情,鼻翼抽动了一下,他很自然的举起拿粉笔的右手向上托了托下滑的眼镜,按动了一下鼻翼,似乎还是有鼻液流了出来。他随手从衣兜里掏出红色“手绢”抹了下鼻子,又顺手塞入兜中,课似乎并没受到影响,他就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连他的“手绢”掉下来,他都没感觉的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目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在努力地向理想冲刺。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杨老师陶醉着,我们或颔首点头或微笑不语,也陶醉着,瞪着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写着,画着,聆听着,似乎置身于完美的世界。

下课了,杨老师带着他的梦想飘然而去。浑然没有注意到掉在讲台上的 被他踩了几遍的“手绢”。几个调皮的男生冲向讲台,捡拾起来高举着------原来是一只红色的小袜子,他七岁女儿的一只红色袜子。

据说,杨老师和他的爱人是高中的同学,他考上大学分配了,而她没有。而他,没有弃她而去,还是践行了他们的爱情。在当时,能做到这点, 已是很令我和同学们折服了。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转眼毕业16年了,再没见到杨老师。但他讲的课,至今记忆犹新。

生活中的眼睛各式各样,

最难忘要数老师的目光。

一半有父亲的威严,

一半有母亲的慈祥,

融合了父母的厚爱,

深深印在我心上。

啊,老师的目光,

生命的霞光,

叫我终生难忘,终生难忘,

叫我终生难忘,终生难忘····

歌声再次响起,似乎又回到了杨老师那 如醉如痴的课堂,又听到到了他那滔滔不绝的演讲。老师啊,您,是太阳,是月亮,是航标,是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向着光明前进,前进。

称赞教师的散文篇2:我的教师情缘

今生有幸,我放下了一切俗务,拿起教本,站上讲台,守望在教育的土地上,一晃已近八年。

想当初,为了理想中的生活,与贫穷搏斗,为未来打拼,胸中自有一番豪情壮志。记者,作家,主持人,这些鲜亮的名词始终随着读书历程波动在我的心底。事实上我的基本功同样支撑着我的信心,虽然家境贫困,生活窘迫,偏远的山村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走出去,并永久守业于都市,可是我一直坚信“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一直用功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童年时,我有许多伙伴,除了一起为了吃饱四处挖野菜之外,朝夕在一起找乐子玩成了一天生活的主题。溪边,坡上,门前,树下,玩得忘了季节,忘了青黄不接,由于玩,为家里确实节省了不少饭食。后来家里觉得该让我上学了,我已经九岁了,于是和其他孩子一样,背着母亲熬夜缝制的花书包,叽叽喳喳的去了学校。可是上学的第一天,勉强交了学费,就再也交不起书费,因此我不能领到课本,被迫闲暇之余借用同村一女孩的课本,用稚嫩的铅笔字抄写第二天要学的课文,对这件事当时只觉得很不光彩、很丢脸。这样“做贼”似的度过了小学一年级。那个暑假,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谁家的娃子上学没有书,你等着,二年级一定要让你领上书”。就这一句话的实现,我盼望了一个假期,好几次晚上做梦都梦见我抱着一摞新书,跑到教室,大喊着“我领到新书了,我领到新书了!”果然,刚开学,父亲拖着我从老师跟前领到了新书,翻着那崭新的画面,我高兴地像一只山雀,蹦蹦跳跳了好几天。至于父亲是怎样交上书费的,我至今从未问过,但我深深感受到父亲是如何艰辛地劳动,给我们糊口,又是如何地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这些是在小学毕业之后才逐渐领悟到的。只记得那时候,父亲总是说“我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就好了”。不知是父亲的决心打动着我还是我天生就喜欢读书,除了生活上的艰苦之外,我读书的路一直都走得挺顺。

山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是山里有美丽诱人的山水风光。我常常在山坡上或一些不知名的荆棘丛中驻足,读着书。或是看白云在空旷的蓝天遨游,或是听叮咚流淌的溪水,心里藏着的伤感总是烟消云散。初中、高中我养成了夜静之时写作的习惯,写父母、写家乡、写风景、写伤感……大学生活更是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其次就是购书。每个周末,我总要到大街上去搜索,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旧书摊。旧书摊有很多,足以让我大开眼界。一回生,二回熟,我竟然和那些摊主混熟了,他们总是能够将书价降到我能接受的底线,我总是能用十来块钱购回二十来本书。晚上在宿舍熄灯之后,点起蜡烛翻看至半夜还不想熄灯。直到毕业,回家时搬回三纸箱书。读着书,走着路,心里感到很充实、很饱满。至今,我还在读着那些书,也在写一些文字,我做梦也想成为一名“乡土作家”,这是一个很浪漫的称号,可是,我至今也未能如愿以偿。

书一年年往上读,路一步步往前走,对岸的陌生一个个变为熟悉,对岸的神秘一个个被解除,但心却始终未能真正找到到达彼岸的感觉和释然。我的心莫名地急迫,读着一篇篇好文章,看着生活中一个个成才的故事,我的未来却没有归宿,真正的彼岸遥不可及。后来参加教师招聘,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而不是乡土作家。而教师当时在世人眼中又轻又贱,我也是不太情愿的,或许是年轻气盛的原因,我从小就没想过要成为一名教师,我要的比教师要高几个层次,可是生活的出路又很现实地摆在面前,不容选择。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乡里孩子诚挚的问候和清澈的双眸,我开始又有些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充实。第一届学生临近毕业,我的心莫名的伤痛起来,为了别离,孩子们和我一样,他们忙碌的留言、合影,并邀请我为他们留言,和他们一起留影。至此,我才顿然明白,我找到了彼岸,心落到了岸上。

我算是叶落归根了。

送走第一届学生,我越来越感受到:乡村是有心肠的。一句憨憨的问候,一捆洋葱,一把麻花,几个土豆,暖热了我的胸口,在我内心最隐秘的一角,盛满了任何东西都无法涵盖的幸福。

慢慢地,情感中的大部分已被学生占据。为他们喜,为他们痛,为他们构想,为他们设计,生命中学生似乎成了永远。我就好像农民在种庄稼,一季麦子经过播种,拔草,施肥,守望,直到粒粒归仓,整天都处于精神集中的状态。慢慢地,养成了一种闲不下来的习惯。白天,陪着学生学习;晚上,将生活的经历慢慢用笔梳理,就这样延续着生命。工作,在我眼里,不是一个生硬的名词,而是无比温情的事情。和学生在一起压力变成了动力,忧伤转化成了快乐,心永远是青春的。多少年来,我看到眼前的人忙忙碌碌、千方百计地寻觅一个更为舒心的工作,而我却始终如一,守望在教师的田地里,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时时也有不顺,可是更多的是快意。

记得刚踏上教师之旅,我仄身在遥远的外乡,以格格不入的孤独情思,活在陌生的天地。当一位老师将我领入一个班,站在讲台上的我,第一次面对50多双陌生的眼睛,我有些惶恐,开场白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更谈不上和学生认识、交流。当我终于狼狈地躲入办公室里,“报告!”有一个女生推门进来了,手里紧紧攥着两颗红通通的大苹果,红着脸顺手递给我,我更不知如何表达感谢之意。从那时起,我心中有了波动和翻腾,为了孩子们的情意,我一定得倾情相待。待到毕业时,竟然整夜难眠,离不开他们。令人遗憾的是,完美的结局只是一句空话,我付出的多,可是得到的却有限,这当然指的是成绩。我手握师生合影,一个一个审视,那些熟悉的片段反复重演,我对不起的学生有很多,有我不闻不问的,有我痛骂过的,有中途流失的……我难以用苦劳来抵消这一切,尽管学生对我有情有义,说我是一位好老师。我认为我付出的多只是一厢情愿,只是寻求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如今,我离开那个地方已经三年了,又是一度中考日,我的记忆又被激活了。这一届学生,我尽量公平地对待,尽量弥补着往日的遗憾,让失落不再重演。课堂上,我设计了又设计,创设一种生机盎然的学习氛围,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取胜。写作方面,创办《文耕报》,带领学生触景写情,选读范文,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修改练笔之作,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有很多学生平时一有时间便写日记,写随笔,数量颇丰,我选择修改,乐此不疲。有时挪出一堂课,倾情领学生唱一些情感丰富的歌曲,活跃疲惫的大脑,点燃生活的热情。师生一步步充实地走向离别时刻。

生活无所谓贫穷,也无所谓富足,正如那山上的野草,数十年如一日地完成着荣枯的使命,不在乎得与失。我也淡化了得与失,想当初那些虚幻的梦我根本实现不了,我能做好的还是做一名乡村教师。这条路上虽然没有多少鲜花和掌声,却有更撼动人心的真情真义。

不管你灿烂还是暗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这是我的座右铭。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得爱生活,其次就得爱学生,爱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了这种博大的爱才有成就学生未来、完成教育使命的可能。

我们不能左右学生的明天,但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地描绘学生的今天。一路上,多动些心思,多捕捉灵感,少一些喝斥,少一些扼杀,艺术地点拨、引导,使其逐渐学会感悟生活,学会如何伸枝引杈,向着太阳生长。“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才知嫁接修剪”,培根如是说。我想,教育学生还不能只是教师嫁接裁剪,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嫁接裁剪,这就是所谓的“舍筏登岸”。作为教师,今天用智慧编织筏子,明天肯定能登上理想的彼岸。

离别在即,学生们又像小蜜蜂一样在情感方面忙活开了,此时此刻,不分优劣,无论师生,合影留言,赠送礼品,忙得不亦乐乎。此情此景,令人难忘。

从教八年,我终于放下了一切俗务,准备在学生中守望一生一世。

称赞教师的散文篇3:老师

平凡才独特。

——题记

老师这个少有人从事的职业,平凡而又高贵。已经有不少学者歌颂过老师。重复赞美老师不免有些俗套,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一下老师,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写道:“水、空气、阳光、鲜花、笔”是她人身当中难以取舍的东西。如果要我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那么其中一定会有“老师”。自从到了适学年龄,我的身边除了亲人、朋友的陪伴,其余的就是老师在充当我人生之中的引领者。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可是原因确是可笑的可以,因为老师可以不写作业,而且还可以批改作业。后来每每想到这件事我都会忍俊不禁。

第一幕谆谆善导

每一位学生是否还记得,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的老师舍弃了美好的午休时间,替我们解答疑难问题,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直到我们明白。当我们的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神情,你们是否又有发现,此刻老师的脸上呈现的不是不耐烦而是满足的笑容。可是相较于你们,在离开时有没有向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哪?学生总是自私的,需要那颗包容的心啊,来宽容我们。

第二幕亲如父母

学习生活中我们这群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90后总会有自己的烦恼,有些事情不能同父母讲,不能向兄弟、闺蜜诉说,于是上课就会心不在焉,细心的老师啊,总是第一个发现。在放学之后把为数不多的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分一点给我们,替我们解决烦恼。想想在学习生涯中,我们是否有拥抱过老师,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老师,我爱你!”

第三幕密如朋友

在运动会上,你们有没有发现过,加油最起劲的往往都是老师,当你冲过终点时,最开心的是老师。即使你没有拿到名次,可是可亲的老师怎么会在意这些,在他们的心目中啊,每一位学生都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努力过了,不管成绩好坏,老师都是微笑的。我们因为某些事情心情郁闷的时候,老师就会像朋友一样安慰我们。老师啊,我们的一生中遇到你们是何其有幸啊!

校园之中,此种现象举不胜举,细心的我们或许只有真正体会过才会明白吧!老师的无私,没有目的,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学生。我们似乎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一切都顺其自然,似乎从没想过为什么。或许从今天起,我们就该好好想想了。从今天起,我们应该为老师也做点什么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至理名言”来形容老师的一生最合适不过了。

校园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地方,还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世外桃源,在里面,我们不必担心欺骗、危险,因为在我们的身后啊,老师在为我们护航。

2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