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著阅读 > 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

时间: 如英2 兰亭集序

  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文人的聚会为中心,由乐而哀的情感变化可看出魏晋时代人们对生死存亡的哀伤与感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以供大家阅读。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一

  《兰亭序》是一个神话。它一问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倾国倾城,一消失则更不可思议了,它竟历经千百年沧桑流传到了今天。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在会稽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王乘着酒兴,展蚕茧纸,提鼠须笔,犹如神助,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鼾睡。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但比之原作,终莫能及。”

  《兰亭序》流传于一个离奇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兰亭序》,访得王氏后人藏有真迹,便不顾帝王之尊,派人将其蒙骗到手,然后令当朝的大书法家们临摹成副本,分赠诸皇子和近臣以为永宝。《兰亭序》真迹在陪伴了唐太宗终生后,又被他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兰亭序》的书法精美奇妙。现存的临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为最好。古人称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遊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操,亦糅进了作品之中,标志着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兰亭序》的语言清新优美。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该文后半段的点睛之笔,再往后的文字则是此句的展开。自古以来,人们对这段文字的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它反映出王羲之受佛教影响,有厌世思想,也有人认为此段与前文风格不一,怀疑不是王羲之写的。笔者则认为,《兰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贯之的。前文状物,后文抒怀,互为铺垫,互为补充,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才“列叙时人,録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

  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就行书而言,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此外,《兰亭序》还有多方面的价值。比如人们常说自古“文人相轻”,但从《兰亭序》的诞生看,四十一位文豪聚集一起饮酒作诗,而且公推王羲之作序,足以证明当时的文人是相重的。又如从《兰亭序》流传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唐太宗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如从《兰亭序》的语言和意境上看,它对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另外从《兰亭序》中,我们还可得知晋代的丝织和制笔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等等。《兰亭序》不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二

  《兰亭集序》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心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感慨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情绪。文章写得清新朴素。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首一段,王羲之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和缘由,主要写兰亭集会上的欢乐之景。他看到的是山峦滴翠、千岩竞秀、清泉荡漾,万壑争流,草木葱茏,若云蒸霞蔚。崇山峻岭,茂密的林木,修长的翠竹,又有湍流股股的清泉,上下天光映照其间;感受到的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植物的馨香气息。面对这大自然的无边美景,时贤名士,长幼不等,列坐水滨,流觞曲水,谈玄啸咏,饮酒赋诗,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的演奏盛况,但一杯美酒在手,一句佳句在喉,也足以使人畅叙这清幽的情怀。这一天,天高气爽,空气中飘逸弥漫着缕缕的泥土、水流、木竹、花鸟的清香细风。抬头仰观宇宙的宏大,俯身观察万物品类的繁盛,纵目游观,驰骋胸怀,足以让人开动所有感官享受这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博大慰藉与慈爱,真是心旷神怡,其乐融融,言词不足以叙述这一切。

  义气相投的知己在一起促膝谈心,仔细地品味人的一生,有的畅叙自己的胸怀与抱负,有的聚于一室之内清谈老庄哲学,有的摆脱人世的烦嚣,有的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 《晋书·王羲之传》 ;有的则寄情翰墨,修心养性;有的寄情于酒。虽然爱好不同,性格不一,喜动喜静,千差万别,但当他们醉心于他们暂时所得之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满头华发的垂暮之年。随着时空的变化,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往日“欣于所遇者”往往感到厌倦、鄙弃,以至悔恨。抬头低首之间,人间世事,沧桑巨变,已为陈迹,使人不能不为之感叹。庄子曾说过 “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岂不叫人感到悲哀每每浏览过去人对人生感慨的原因,古今是一致的。对着前人所作之文,感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自己也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乃知庄子所说的生与死相同是荒谬的,庄子所说的长寿的彭祖与夭折早逝的儿童是一样的观点可谓胡乱造作。

  《兰亭集序》短短三百余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亭聚会之欢情与死生的感受,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简洁流畅,朴素自然,为后世所称道。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1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