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记承天寺夜游 >

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3篇

时间: 如英2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一

  钟声颂起了归家的讯号,落日把余晖狠狠地洒在了大地。映衬在这片月色朦胧的夜晚,我读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欲在这相同的背景下感受古时诗人留下的足迹。

  诗人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阅读过他的作品——《水调歌头》。只要我们从他的诗里细细斟酌,我们便能读出其中的蕴味,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大气风度,品出他的潇洒豪放,悟出他的雄心壮志。在《记承天寺夜游》这首诗中,流露出他遭贬时的心情,但他并没有自我崩溃,给心情涂上了颜色,用闲适的情怀,寥寥数语,把自己沉浸在这迷惘而又舒适的月色中。

  是的,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感受。在诗的开头便写了“月色入户”惨淡的月光掠过窗户,朦胧的月色再也不是皎洁,而是无奈,开始的月光便衬托了诗人的心情。后来,他怀着另一种心情,便“欣然起行”了,闲适的心情萦绕在他的心中,不愉快的事便随着庭下的积水烟消波静。伴着红尘知已,畅吐心中挥之不去的愁云,举杯痛饮至天破晓,这岂能是一字“闲”能代替得了的?

  心情,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受。心情靓丽时,对所有一切都是美好的,涌现出讲不尽的乐趣;心情低落时,似一片枯黄坠落的黄叶,毫无斗志,既便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过眼烟云。不如在面对逆境中的时候,用闲适的心情代替惆怅,用婉转的笑声代替哭声,心想着苦难并不是永恒的,自己一定会度过难关,这样,拥有一个好心情,既潇洒又坦然,应付任何事也更会得心应手。

  给心情涂上颜色,让生命多一份憧憬,少一份惆怅,让困难当作一次人生的障碍,突破障碍越多,人生便越有价值。

  给心情涂上颜色,充满七彩的喜怒哀乐,不要让心情停留在一个空间,要浸泡在柔婉的音乐里,让柔软的春风拂过,带领我们的心情跨过生命永恒的国度……

  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二

  ?蜀中先贤苏东坡,是我们已经共享了千年的伟大文人。

  ??无疑,他的人格和文品的华美醇香,将继续为千秋万代的中国人提供无与伦比的营养。他21岁中进士,集诗人、散文作家、画家、书法家、酿酒工程师、佛教徒、法官、皇帝秘书、军区司令、地方首脑、政府部长于一身,数度迁贬,仕途坎坷,浪迹天涯,流芳千古。

  ??1079年7月,在江苏太湖之滨的湖州太守任上,43岁的苏东坡被朝廷逮捕了,这便是文学史家说的“乌台诗狱”案。

  ??他犯了什么罪呢?

  ??说来很简单,一帮阵容非常可观的官僚硬说他在很多诗词文章中流露出对当局的不满,“包藏祸心”,对其诗词文章作无限上纲的臆断和推测。虽然宋神宗也不信,但所谓的舆论太强烈,也就不得不判了他的罪。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也一样简单而且可笑,因为,苏东坡的名气太大,为人刚正不阿,天真烂漫,常以时事入诗,有所不满便有感而发,待人接物放任不羁,批评臧否,嬉笑怒骂,又爱喝点酒,抗言直论,不稍隐讳。够了,这些不够让人妒忌而生恨?结果,朝廷虽然实在找不出他谋反的实证,但终于还是把他贬谪到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充任团练副使,一不准离开该地区,二无权签署公文。

  ??虽是流放,但对于苏东坡来说,已经够幸福的了。

  ??1080年正月初一,苏东坡走出监狱,离开京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在此一呆便是四年,可这四年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

  ??在黄冈,那个当时还很贫穷荒凉的江边小镇,苏东坡成了“大自然伟大的玩童”(林语堂语),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人格提炼,并且实现了壮丽的文化突围。林语堂先生在其《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原有的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情绪的紧张和愤怒已经消失,代之而出的是一种温暖的清辉,亲切宽厚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他为后人留下了四篇最精的精品。一篇《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这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词人借题发挥,以江水永恒,人事短暂,感叹人生如梦,表达以身许国的期许不能实现的寂寞,高亢豪迈,忧愤惆怅,跌宕莫测。两篇月夜泛舟的赋体散文《前后赤壁赋》,一篇日记体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如果说在《大江东去》中我们可以读到苏东坡的愤怅,那么,在《前赤壁赋》中,他已经觉悟了。

  ??黄州四年,苏东坡常住寺院,常与道士、僧人交游。

  ??1082年7月16日夜,苏东坡与四川绵竹的道士杨士昌又泛舟赤壁之下的江上了。

  ??清风从水面上缓缓吹过来,平静无波,东坡与友人慢慢喝酒呤诗。不久,一轮明月出现在东山之上。白雾笼罩江面,水光与雾气相接。二人坐在小船中,飘浮于白茫茫的江面上,随意所之,并开始拍舷而歌。友人吹起箫来,箫声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问友人何悲至此,友人说:“你不记得千年前在赤壁之下发生的一场决定了魏蜀吴三国命运的著名水战吗?而今这些英雄哪里去了呢?今晚,你我无拘无束驾一叶扁舟,一杯在手,享一时之乐,我们不啻宇宙中一只蚊蝇,沧海中一粒砂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若江流之无尽和时光之无穷。我真想挟飞仙而遨游太虚,但这只是梦想,所以箫声吹来,便如此悲泣了。”苏东坡安慰友人:“你看那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或缺或圆,但终究依然如故。宇宙中的变化是无穷的,何曾有刹那停留?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都是不朽的。那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唯有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是无尽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主无私啊,我们共享吧!”听了这番话,友人欣然欢笑。二人洗净杯盘,继续吃喝,后来,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着了,不知东方已经发白。

  ??我之所以不惜篇幅把该篇译了,与读者共享,是因为在短短的数百字中,苏东坡既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又把人在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表现得酣畅又淋漓。我也深陷于那一种月朗风清的情调和气氛。

  ??三个月后,苏东坡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同在月明之夜,苏东坡在如梦似幻中进而确立了一种明确的境界,便是道家的神仙之境。

  ??大约与此同时,苏东坡还写了一篇短短的月下游记,四篇之中我觉此篇最妙,这便是《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到承天寺寻张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张怀明何许人,是暂时不必理会的,要读了前三篇再来读此短文,自然能识得其中妙处。我疑心这是苏东坡次日日记中的一段话,一种不经意之间的精神诉求。

  ??这刹那间飘忽的快乐动人的描述,苏东坡宁静欣悦的心境已经表露无遗了。此至,苏东坡历千年不衰的人格和文品,在我们面前就再清晰不过了——何夜无月,何月不明,何月明之下无风清,何风清月朗之间无竹无柏。风、月、竹、柏,何其爽也!

  ??黄州四年的流放软禁生活,投注了苏东坡深厚的历史意蕴和人生况味,以四篇杰作,宣告他已进入一个新的人生段层。如果说这四年四篇精品是一种瓜熟蒂落的过程,那么这篇短短的《记承天寺夜游》便是这瓜的蒂了。这蒂一点也不憔悴和尴尬,而是着实的安详、静定和芬芳。它标志了苏东坡的成熟,成熟于艰难之中,成熟于灭寂之后的再生。

  ??我赞成余秋雨先生的说法,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去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三

  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险些丢掉身家性命。获释出狱后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词文,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自己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本词虽只有84个字,但却是从胸中自然流出。细读此文,自然流行,却仍不失层次分明。“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月光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而最后一句则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1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