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湖心亭看雪 >

名家读湖心亭看雪

时间: 如英2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写于张岱明亡入山以后。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名家读湖心亭看雪。

  名家读湖心亭看雪一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撒播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在一个飘雪的日子,我走进了《湖心亭看雪》一文。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卓然独立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文中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么文中作者究竟痴迷于什么呢?作者痴迷于雪中景,在雪景中作者超凡脱俗的个性跃然纸上。作者更痴迷于雪中情,原因是作者是明末清初人,他的作品主要是缅怀往日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本文中“问其姓氏,只答是金陵人”,这体现出客人对故乡的思念,甚至寄托了对故国的眷念之情。可以说作者痴迷的原因是雪中景和雪中情。文中的描写真可谓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时,我突然感觉到文中的意境居然和一首老歌《雪中情》的歌意是如此契合:

  寒风潇潇    飞雪飘零

  长路漫漫 踏歌而行

  回首望星辰 往事如云烟

  犹记别离时 徒留雪中情

  雪中情 雪中情 雪中梦未醒

  痴心换得一生泪樱

  雪中行 雪中行 雪中我独行

  挥距多少痴心豪情

  惟有与你同行 与你同行

  才能把梦追寻

  此刻,窗外的飞雪、旷野中的歌声、远古的作者在应合着

  歌声中,作者孤傲,落寞,伤感,渴望知音的情感在脑海中飘荡;

  歌声中,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卓然独立的形象越发清晰;

  歌声中,泪水悄悄地模糊了我的眼睛;

  那个飘雪的日子成了我记忆的永恒。

  名家读湖心亭看雪二

  《湖心亭看雪》看完啦,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那颗被张岱深深的孤寂与落寞所打动的心依然沉浸在他那篇仅仅160余字的小品文所带给我的震撼之中。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他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的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湖面上雪花、水汽茫宕一片的景致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混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乘坐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的的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名家读湖心亭看雪三

  自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行,我便觉得很喜欢:大体是一个浪漫大气的故事。

  说它大气,是从写景状物来讲:“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寥寥数字便已勾勒出一派静谧纯净的湖景。正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柳文多了一种孤寂与苍凉。张文是绝不苍凉的。又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一”字多么好。天地之间只一种纯净的白,这一字,倏忽地把人带入明末的冬日西湖,含在嘴里像是千钧重,承载了天地间的一片浩然。

  又道:“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可真是一副绝佳的山水画了。这画“上下一白”,只一痕、一点,并不需花鸟虫鱼的修饰,恰像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手中的册子,“水墨滃染”,自是一副自然天成的佳作。语文老师极力推崇这“粒”字,说是写出了人在天地间的渺小(这又扯到人与自然上去了)。我却觉得"粒"字不好,有些儿生硬,虽然是真实的写照,却因太真实,而失却了美感,放在句中反倒不够自然。我独爱那“痕”、“点”二字。意境上自然是好,音韵上倒也妙得很,灵动与沉静融合在此句中,体现在这两字里。所以有时也佩服极了古人,文字上,文字间,甚至文字后,有骨有风,竟能勾勒出一种韵,一种心灵上的洁净。

  说它浪漫,则只把它认作是一个人,怀着一颗至情至性的心,大雪天里去湖中看雪而有感。这是人间的美丽,天上没有,地下没有,是只属于人间一切生灵的美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

  想起那日傍晚,下雪了,在暗红色的天空的映衬下,不大的雪,纷纷扬扬地飞向大地。那雪落在一进黛色的屋顶上,耀眼的白色与红墙交相辉映;落在养正园小小的园门里,落在园中未谢的茶花上。第二天,我踏着冰去看它们,望着它们雪下益发娇艳的颜色,心里刹那间感知到一种触动,那是为自然的美丽而感动。

  这是痴人吗,寒冷的冬夜,“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功利的目的,只是率性而为,去寻找,去感知自然的美丽。怀着一颗纯净的心,去看西湖纯净的雪,喝上一杯纯净的酒,或遣怀,或相游,或者仅仅是为了玩,痛痛快快,无牵无挂。

  这纯净的雪,纷纷扬扬地落在人间,造就了这样好的文章,这样好的湖心亭,这样好的人。

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