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现代作家 > 郭沫若 >

郭沫若的文章

时间: 淑贤2 郭沫若

  郭沫若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文艺理论、考古、历史、书法等众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在美学方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郭沫若的文章一:寄生树与细草

  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气中洋洋得意。它倨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细草说道:“你们可怜的小草儿,你看我的位置是多么高,你们是多么矮小!”

  细草们没有回答。

  寄生树又自言自语地唱道:“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有大树做我庇护,有大树供我养料。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高瞻乎宇宙,君临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鸟。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

  一场雷雨,把大树劈倒了。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细草儿们为它哀哭了一场。寄生树渐渐枯死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便追悼它,为它哀哭。

  寄生树被老樵夫捡拾在大箩筐里,卖到瓦窑里去烧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还在追悼它,为它哀哭。

  1924年,在上海

  郭沫若的文章二:芍药及其它

  芍药

  昨晚往国泰后台去慰问表演《屈原》的朋友们,看见一枝芍药被抛弃在化妆桌下,觉得可惜,我把它拣了起来。

  枝头有两朵骨朵,都还没有开;这一定是为屈原制花环的时候被人抛弃了的。

  在那样杂沓的地方,幸好是被抛在桌下没有被人践踏呀。

  拿回寓里来,剪去了一节长梗,在菜油灯上把切口烧了一会,便插在我书桌上的一个小巧的白磁瓶里。

  清晨起来,看见芍药在瓶子里面开了。花是粉红,叶是碧绿,颤葳葳地向着我微笑。

  4月12日

  水石

  水里的小石子,我觉得,是最美妙的艺术品。

  那圆融,滑泽,和那多种多样的形态,花纹,色彩,恐怕是人力以上的东西吧。

  这不必一定要雨花台的文石,就是随处的河流边上的石碛都值得你玩味。

  你如蹲在那有石碛的流水边上,肯留心向水里注视,你可以发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那个世界实在是绚烂,新奇,然而却又素朴,谦抑,是一种极有内涵的美。

  不过那些石子却不好从水里取出。

  从水里取出,水还没有干时,多少还保存着它的美妙。待水分一干,那美妙便要失去。

  我感觉着,多少体会了艺术的秘密。

  4月12日

  石池

  张家花园的怡园前面有一个大石池,池底倾斜,有可供人上下的石阶,在初必然是凿来做游泳池的。但里面一珠水也没有。因为石缝砌得严密,也没有迸出一株青草,蒸出一钱苔痕。

  我以前住在那附近,偶尔去散散步,看见邻近驻扎的军队有时也就在池底上操练。这些要算是这石池中的暂时飞来的生命的流星了。

  有一次敌机来袭,公然投了一个燃烧弹在这石池里面,炸碎几面石板,烧焦了一些碎石。弹0并不大,不久便被人用那被炸碎了的碎石填塞了。石池自然是受了伤,带上了一个瘢痕。再隔不许久,那个瘢痕却被一片片青青的野草遮遍了。

  石池中竟透出了一片生命的幻洲。

  4月26日晨

  母爱

  这幅悲惨的画面,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是三年前的“五三”那一晚,敌机大轰炸,烧死了不少的人。

  第二天清早我从观音岩上坡,看见两位防护团员扛着一架成了焦炭的女人尸首。

  但过细看,那才不只一个人,而是母子三人焦结在一道的。

  胸前抱着的是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腹前蜷伏着的又是一个,怕有三岁光景吧。

  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

  但这只是骸炭吗?

  1942年4月30日晨

  郭沫若的文章三:杜鹃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1936年春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郭沫若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郭沫若的文章”

2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