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短歌行 >

短歌行的文本解读

时间: 如英2 短歌行

  《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短歌行的文本解读,以供大家阅读。

  短歌行的文本解读一

  应当说,这个《〈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其实是我的朋友夏琨老师在2004年所上的一节随性的课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比较锤炼的课堂。

  而一般所谓严格意义上的比较锤炼的课堂,后者一般要讲究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性,以及教师语言的精致化等。以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省内的名师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要求(如“教师要转变角色,精讲多练,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完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来看,这个课堂问题甚多,尤其是授课教师“促进者”的角色不明朗,而教学过程也很难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比如“课堂导入”部分超出了长度,而所谓“正课”部分,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滑过的。课堂对诗歌文本《短歌行》解读的一般流程并不充分,很多理解都是教师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来完成的,其教学安排也显得随意与支离。

  但是,这一节课堂还有很多情形,对评课者,其实并不很清楚。如学生们的素质如何,教师日常处理一节课的内容在学期内究竟有怎样的曲线变化,等等。单单眼前这样一个课例,我们还不能作精确的评述。特别是,如果我们一线教师知道一些从现代性课堂到后现代性课堂位移这个客观事实,如果知道后现代课堂探究上的无模式性和事实上的种种困难,那么,对这节课的评价就可能会发生一些转变。

  这节课有两点比较醒目。一是授课教师要体现一些语文生活化的内容,也就是课堂努力地在教师、文本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建立一种日常联系。

  课堂基本格局是由生活导入,然后是生活化的文本处理,最后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联系与思索。具体地说,课堂由一篇与所上课文有关的“酒”的学生作文(?)切进来,然后师生交流,因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点意义很大。至少拉平了学生面对文本的那种紧张感。新课程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要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因文本权威所带来的压力。

  二是教师想在有限的课堂与文本之间寻找一种“异样”。而这种“异样”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的一部分相关。所以他(授课教师)可能不惜以牺牲课堂的常态为代价作一次深度寻求上的刻意冒险。

  有一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授课教师说,“这篇文章(“《等死》”)……今天早晨在上课之前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可以从曹操的短歌行和这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启示。”说明教师在上课之前有一个考虑,或者说是一个临时性的考虑,觉得有必要将一个文字介入并将这一课引入到对生命的一种思考上来。为什么要谈“死亡”的话题呢?其实这也是由文本的一个要素(“人生几何”)所引起的。比如说我国传统关于文章写作的一个术语“文眼”,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抓住了文眼,就往往把摩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人说“实在不理解授课教师为何将一个‘死亡’的话题与诗歌文本的趣旨联系起来”,其实则是还没有弄懂文本要素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兴所在。

  短歌行的文本解读二

  曹操的《短歌行》属于“英雄之诗”,以前是要求背诵的,但尽管要求背诵,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是“生吞活剥”的,他们并不真正理解每一句诗的内涵。再加上这首诗版本甚多,主旨更是众说纷纭,因此各种学术文章层出不穷,这也说明学术界对这首诗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不能不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但是我更倾向于从学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来设计教学。

  对学生而言,背诵不是难事,但理解会有问题。理解的主要障碍在诗歌的“意脉”断断续续,一些“节点”若隐若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诗歌意旨的不确定性,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因此,不管有多少种理解,根据“意脉”来理解诗歌的“节点”,这是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学术界虽然众说纷纭,但“求贤”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主题,只不过这个主题是披着“宴会”的外衣进行的。也就是说,“宴会”是这首诗的“表”,而“求贤”是这首诗的“里”。如果抓住了这个主线,那么文章的脉络便非常清楚了。首先,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讲的是表面的“忧”,这个“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命短暂带来的隐忧,这其实是《古诗十九首》反复咏唱的主题。与之不同的是,曹操并没有得出及时行乐的主题,而是得出了及时建功立业的主题,这也是魏晋风骨的体现。因为人生苦短,所以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对曹操而言,统一天下,建立一番不世的政治功业才是解忧的最好的办法。因此,他表面上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后文却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就说明杜康美酒是无法解“建功之忧”的。这个小节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翻译“去日苦多”,苦,即是非常,太,关键是“去日”,是离开的日子呢,还是已经流逝的日子呢?两种说法都有训诂学上的依据,但根据文意,理解为“已经逝去的岁月”,可能更切合。

  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个人情感上的“忧”,曹操有杜康美酒,及时行乐就能解决,但是政治功业上的“忧”,只有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解决。于是诗歌自然过渡到对贤才的渴望上。从“青青子衿”一直到“不可断绝”,这讲的是渴望贤才之隐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原本是《诗经》中的爱情诗,但曹操化用为对贤才的渴望;“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此处的“君”,有人认为是指某个特定的人,是一个具体的人,也有人认为是指一类人,即贤才。我的观点是,如果是某个人,我们就还要去考证这个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难度就大了。理解诗歌,贵在简洁,不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此处将“君”理解为“贤才们”就能贯通文意,那就没有必要考证是哪个具体的人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作者对贤才渴望的心情写照,意思是等贤才们来投靠我,我一定用最高规格的宴会来接待他们,用隆重的礼节来迎接他们,使他们受到重用,帮助我建功立业。只可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那人才就像天上的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求到呢?有的版本将“掇”通假为“辍”,意思是我的优思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这样理解就与上文的意脉产生了断裂。正因为人才难得,所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的“忧”已经不再是生命意义上的短暂产生的忧虑,而是一种不能建功立业带来的隐忧。这几句话的意思,通俗一点讲就是:我多么渴望人才啊,他们来了我一定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来迎接他们,只可惜他们如明月一般难求,我的忧思也就绵绵不绝了。

  这种“忧”,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人才源源不断地到来。于是,作者说“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只有贤才们从四面八方纷纷涌来,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投靠我,我们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在一起谈心宴饮,在以前交情的基础之上,感情更进一层。有学者专门对“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进行了文字学与历史学意义上的双重考证,认为这里有诸多不可理解之处,例如“契阔”理解为“久别重逢”,似乎与原意不符,而“心念旧恩”就更不可理解了,因为贤才并非都与曹操有旧交情,有的人更是认为这其实是曹操对待背叛自己的人才的态度,这未免太冬烘了。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对待这些来投靠我的贤才。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几句话的关键词是“乌鹊”,或者说“乌鹊”指的到底是哪类人?有的学者认为,“乌鹊”并非乌鸦,也并非喜鹊,其实就是鸟雀,指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家之言,可备一说。但如果是这样,诗歌的“意脉”就断裂了,因为前文谈到像老友一样对待贤才,此处突然转变了话题,变到老百姓身上去了,文意可能不通顺。我觉得把“乌鹊”理解为“贤才”,更符合行文脉络。一来,乌鹊并非乌鸦,指代贤才并没有不尊重人才的意思,而且用鸟指代人,这在古代很常见,所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就是一例。这样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大乱,贤才们不知道该投靠谁,他们像找不到栖息地的鸟,在天上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飘渺孤鸿影”。而这个时候,我这里是渴求贤才的,人才是越多越好,所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此处的“厌”,指的是“推辞”,教材上注释说典出《管子》,其实李斯的《谏逐客书》也有类似的表述:“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而我,也一定会像周公那样,礼遇贤才,最终统一天下,让百姓都归顺我,从而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从整篇文章看,其脉络结构很清楚,即:个体生命之忧(前4句),杜康解之(接4句);政治功业之忧(接12句),贤才解之(最后12句)。这就是整首诗的行文脉络,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1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