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边城 >

边城的悲剧意蕴

时间: 如英2 边城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边城的悲剧意蕴。

  边城的悲剧意蕴赏析一

  《边城》是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在小说中,他构建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湘西世界。在这样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世界里,民风淳朴,与外面已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世界没有太多联系。但是在这茶峒中生活的人,却并没有过着本应理想化、幸福的生活,整篇小说隐含着一种悲剧的氛围,也以悲剧收场。

  小说描写撑渡船的老船夫与其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淳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爱翠翠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其实在小说一开始,介绍翠翠身世的时候,说到她父母的爱情悲剧,父亲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母亲不忍离开自己孤独的父亲,在生下她后也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便仿佛是悲剧的开始,翠翠的人生会如何,会不会同她母亲一样,是老船夫担心的也是不少人担心的问题。

  沈从文特殊的成长经历,早早面对了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愚昧,但又深谙这湘西世界的民风民俗,使得他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翠翠是他笔下一个纯美化的形象,美丽善良、天真无邪,对爱情也十分含蓄,懵懵懂懂,她的爱情,是不与金钱利益关系挂钩的纯洁的、无心机的爱情。但这样一种美好,最后还是被无情毁灭。翠翠其实是这个小说中最趋近完美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传统湘西人的人生模式。但是正因为翠翠将自己的一点点爱情的小心思都憋在心里,不知如何去表达,也错过了不少机会,也成为了悲剧的一大推手。

  而在这湘西世界里,有什么东西也已经悄然改变了,成为悲剧的诱因之一。茶峒的男女婚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马路”,即请媒人上门提亲;一种是“走车路”,即男子在溪边、山崖上给女子唱歌,在唱歌中互相了解,这一种,是传统的较为自由的婚恋方式。媒人上门提亲,本身就体现了封建伦理观念对男女婚恋的影响。而渡船和碾坊的对比,更加体现出文化上的冲击。渡船体现着一种自由和心灵相吸,而碾坊,则象征一种利益、金钱的婚恋观。众多路人,甚至包括船总顺顺和老船夫,都认为碾坊比起渡船有着先天的优势,碾坊能够带来金钱上的收益,而渡船呢,什么都做不了。这一想法上升到婚恋观上时,便更倾向于有着碾坊陪嫁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已经慢慢入侵到原本与世隔绝的世界,原本完全爱情婚姻上的自由被利益所遮蔽,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情义关系被金钱、利益关系所取代。

  边城的悲剧同样也体现在一种命运感之上,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在操控着人的命运,“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不可把握的命运产生了一种无力感。一层一层的悲剧正是命运感具象的表现。悲剧往往都是从误会开始的。老船夫开始以为翠翠和天保是合适的一对儿,便鼓励天保“走车路”或“走马路”来追求翠翠,最后却又让天保失望了。天保自知唱歌比不上弟弟,带着忧虑自己驾船离开茶峒,结果意外身亡。这里大老的死亡看似偶然,实则有它的必然性。翠翠不爱大老爱傩送,在亲情和爱情间挣扎失败,均让天保无法释怀,原本是水鸭子的天保,在内心薄弱的时候,也是不堪一击的。傩送因为哥哥的死无法释怀,总感觉与老船夫有关,老船夫不明真相,好心办坏事,傩送认为“弯弯曲曲、不痛快”,对老船夫产生了隔阂,刻意疏远老船夫。顺顺也因为大儿子的死而介怀,更加倾向于碾坊了。一连串的误会让老船夫心力交瘁,带着对孙女的担忧,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去了。而翠翠本身,不善于表明心迹,更是在这重重误会上添上了一刀。

  沈从文的作品总是突出体现人性。他所塑造的湘西世界里的人,淳朴、善良,不受外界政治因素的影响,没有阶级的观念,过着一种古老的自在的生活,处处体现着人性之美,只是,在这美中,还总是有不足,“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未受深度改造的人性,不可避免的有着缺陷,也成为悲剧的一部分。天保死了之后,顺顺心有嫌隙,认为这与老船夫和翠翠脱不了干系,是绝对不肯让二儿子傩送与翠翠在一起的。而傩送,虽拒绝了“碾坊”,表明了真心,但其实,对哥哥的死仍有介怀,始终突破不了传统封建思想的引导,抛不开这莫名的联系,最终无法释怀而出走。因而这误会,最终还是很大一部分由人的性格造成,无法突破人物本身内心的障碍,这爱情始终是不会有结果的。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还是不无道理的。

  再与世无争的边城世界,还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有所改变,没有什么是完全美好、完全独立的,在种种社会以及人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悲剧不可避免。命运很大程度上由性格决定,改变不了思想,命运就总会掌控着一个人,让人感到无奈。思想有所改变,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边城的悲剧意蕴赏析二

  沈从文自己曾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了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沈从文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中散发出种种悲情,《边城》中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爱情的纠葛都使作品笼罩了一层悲剧色彩。

  一、环境意象描写营造悲剧的氛围与意境

  《边城》一开始为故事的进展勾画了大段大段极有诗意的风俗民情。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这平淡的环境描写却与后文矛盾的重重开展、爱情的破灭、亲情的伤逝形成强烈的对比与鲜明的反差。特别是文中的白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事物,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个沉默的精灵,远远地眺望着老船夫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给予他们祝福,它就像是老船夫和翠翠心灵的港湾。但是在故事的最后那座白塔却在一场暴风雨中绝望地倒下,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爷爷。而白塔的倒塌也是悲剧结局的写照。结尾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人生无定的感伤。

  二、人物的悲剧命运

  翠翠,是一切悲的汇集,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但是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隔阂与沟壑,爷爷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喜欢傩送却不能表露,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小女儿情怀掩埋在内心的角落里。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无人的夜晚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在黑暗里舔舐伤口。

  爷爷,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他一个人将翠翠拉扯大,为翠翠的婚事四处奔波,操心劳力,然而老天仿佛与他开了个大玩笑,他的所作所为却阴差阳错地害死了天保,忍受着顺顺的冷淡,傩送的反感,深受打击的他带着满心的谴责与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稀里糊涂被拒绝。他后来知道翠翠对傩送情有独钟,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为了成全他们,他只能带着悲伤与痛苦孤独地离开,最后却命丧茨滩。

  傩送,亦喜爱翠翠,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天保的意外死亡使他愈发愧疚,在得不到翠翠爱的回应下,毅然的决定离家出走,四处飘泊,居无定所,行踪不定。

  顺顺偏爱傩送,希望傩送娶以碾坊作陪嫁的王团总的女儿,知道天保喜欢翠翠后却主动为天保提亲,然而他的这种安排却导致了天保意外溺死,傩送离家出走。

  三、爱情纠葛后的悲剧反思

  在小说中的边城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里面的人都是淳朴善良的。然而人性美好的背后往往不可避免的隐藏着悲剧的因素。船总家的两个儿子大佬与二佬同时爱上了乡村渡口边的少女翠翠,而翠翠看中的却是二佬傩送,爷爷好心办坏事,致使大佬天保产生误会,明白真相后负气出走,不幸被淹死,而傩送也因最终得不到明确的理会,怀着忧伤的心负疚坐船下了桃源,爷爷郁郁离开人世,孤独的翠翠开始了漫长的爱情守候。

  纯洁的爱情、朴实的亲情、淳朴的邻里之情,种种描写刻画出了人性美,而对这种爱情悲剧结局的营造,则折射出人生命运的变幻莫测,难以把握。人生是场繁华与荒芜并存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我想作者自身是不是也有着对现实无奈与惆怅的宿命感呢?

  边城的悲剧意蕴赏析三

  沈从文自己曾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了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沈从文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中散发出种种悲情,《边城》中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爱情的纠葛都使作品笼罩了一层悲剧色彩。

  一、环境意象描写营造悲剧的氛围与意境

  《边城》一开始为故事的进展勾画了大段大段极有诗意的风俗民情。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这平淡的环境描写却与后文矛盾的重重开展、爱情的破灭、亲情的伤逝形成强烈的对比与鲜明的反差。特别是文中的白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事物,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个沉默的精灵,远远地眺望着老船夫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给予他们祝福,它就像是老船夫和翠翠心灵的港湾。但是在故事的最后那座白塔却在一场暴风雨中绝望地倒下,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爷爷。而白塔的倒塌也是悲剧结局的写照。结尾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人生无定的感伤。

  二、人物的悲剧命运

  翠翠,一切悲的汇集,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和爷爷相依为命的日子也是平淡而美好的,但是两人之间存在代沟,爷爷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小心翼翼地将对傩送的感情深埋在心底,现实中却对他冷淡疏离。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爷爷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他为翠翠的婚事四处奔波,操心劳力,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事与愿违,阴差阳错地害死了天保,忍受着顺顺的冷淡,傩送的反感,陷入使翠翠的幸福更加遥远的自责中,深受打击的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后来知道翠翠对傩送情有独钟,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为了成全他们,他只能带着悲伤与痛苦孤独地离开,最后却命丧茨滩。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天保的意外死亡使他愈发愧疚,在得不到翠翠爱的回应下,毅然的决定离家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顺顺偏爱傩送,希望傩送娶碾坊做陪嫁的王团总的女儿。知道天保喜欢翠翠后却主动为天保提亲,然而他的这种安排却导致了天保意外溺死,傩送离家出走。

  三、爱情悲剧后的反思

  在小说中的边城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里面的人都是淳朴善良的。然而人性美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悲剧的因素。船总家的两个儿子大佬与二佬同时爱上了乡村渡口边的少女翠翠,而翠翠看中的却是二佬傩送,唯一的亲人—— 爷爷并不懂得她的心事,致使大佬天保产生误会,明白真相后负气出走,不幸被淹死,而傩送也因最终得不到明确的理会,怀着忧伤的心负疚坐船下了桃源,爷爷最终郁郁离开人世,孤独的翠翠开始了漫长的爱情守候。作者通过对纯洁的爱情、朴实的亲情、淳朴的邻里之情的描写,体现了人性美,而对这种爱情悲剧结局的营造,折射出人生命运的变幻莫测,难以把握,还有作者自身的无奈与惆怅,对现实无奈的宿命感。

  《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18312